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抗HBsAg和抗红细胞双特异噬菌体抗体的构建和表达

刘晓琳  王琰  陈宇萍  王刚  
【摘要】:正 双特异抗体也称为双功能抗体,其两个抗原结合部位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因此可以用于免疫治疗和诊断,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双特异抗体是非天然的人为抗体,制备方法主要是化学交联法和细胞工程法及近几年较多应用的抗体工程法。但这些方法通常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曾经通过构建抗HBsAg和RBC的双特异Diabody建立了一种快速血凝检测方法,用于乙肝病人的临床诊断取得初步成功。但Diabody的构建过程复杂,表达后长期保存的稳定性也较差,因此我们在本研究中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设计了新型双特异噬菌体抗体模型,即在同一个噬菌体表面利用gⅧ和gⅢ呈现两种不同的抗体,以同时识别HBsAg和RBC两种抗原,用于乙型肝炎的血凝检测。 首先在同一载体上插入了抗HBsAg Fab-gⅧ和抗RBC scFv-gⅢ两段基因序列,构建了双特异噬菌体抗体表达载体,分别用Lac和Ara两种启动子进行调控,经转化大肠杆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恒昌,赵曼英,王岫岐;应用杂交瘤技术产生单克隆抗HBsAg群活性决定簇“a”抗体[J];现代免疫学;1982年06期
2 齐自煜,韩明友,常万顺,李桂琴;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单克隆细胞株的建立及实验研究[J];现代免疫学;1984年06期
3 曾蓉芳;32株分泌抗HBsAg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J];现代免疫学;1984年02期
4 谢少文;抗感染免疫[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4年01期
5 张一鸣,任贵方,王申,朱既明;adw与adr亚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J];病毒学报;1985年03期
6 胡培声,刘志平,施溥涛,黄惟德;合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肽段的结构与抗原性[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85年04期
7 王雁飞,邹立军,邵汝平,孙宗棠;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单克隆抗体的研究[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5年05期
8 王淑凤,张晓梅,赵予,柳元元;乙型肝炎病毒adr和adw亚型表面抗原在非洲绿猴肾细胞中的表达[J];病毒学报;1986年02期
9 姚仲寅,赵惠玲,陈茜,杨书豪,贾凯,詹美云,张文英,刘崇柏,王风来;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y”亚型及“a”组抗原决定簇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与应用[J];病毒学报;1986年03期
10 郑坚,陈珍珍,黄惟德;HBsAg合成肽段的免疫源性和抗肽血清与天然HBsAg的结合测定[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8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毅;刘杞;万泽生;张定凤;;从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人抗HBsAg的Fab噬菌体抗体(摘要)[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刘晓琳;王琰;陈宇萍;王刚;;抗HBsAg和抗红细胞双特异噬菌体抗体的构建和表达[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夏小兵;成军;杨继珍;钟彦伟;王刚;方宏清;刘研;李克;董菁;;抗HBsAg单链抗体靶向干扰素的构建及原核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何凤田;李蓉芬;吉清;康运生;聂勇战;陈宝军;徐立;韩者艺;乔太东;樊代明;;噬菌体抗体技术制备结肠癌单抗MC5的单链可变区片段[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朱建高;孙去病;;全人源化抗结肠癌单链抗体基因的克隆和表达[A];第七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罗荣城;吴桂臣;韩焕兴;尤长宣;丁雪梅;;~(131)I标记人源抗HBsAg Fab对荷人肝癌裸鼠的放射免疫治疗[A];第七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王刚;刘玉峰;王琰;;从人天然抗体库中克隆IgM抗角蛋白抗体[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王刚;刘玉峰;;人天然抗体库的构建及抗角蛋白抗体的筛选[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罗荣城;吴桂臣;韩焕兴;尤长宣;丁雪梅;李爱民;王传斌;张鸣江;;~(131)I标记人源抗HBsAg Fab的对荷人肝癌裸鼠的放射免疫治疗[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刘顺爱;浅野龙太郎;熊谷泉;工藤俊雄;徐道振;;人源抗HBsAg scFv与重组复合干扰素融合蛋白的制备及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彦刚;人源性胶质瘤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初步筛选[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2 凌宁;截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分子的表达及其抗原特性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3 李金菊;血管内皮细胞的膜蛋白与乙酰胆碱靶标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4 葛晓冬;脂多糖结合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噬菌体抗体筛选[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5 李郁;SARS-CoV免疫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筛选[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6 杨秀清;抗B型肉毒毒素鼠源中和抗体快速制备及其免疫学活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7 兰风华;正常人血清IgG抗角蛋白自身抗体的免疫化学研究、正常人IgG抗体噬菌体呈现库的构建以及抗角蛋白噬菌体抗体的初步筛选[D];第四军医大学;1998年
8 于长明;人源抗甲型肝炎病毒抗体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9 宋宏彬;人源抗HBsAg抗体Fab段及dsFv基因的克隆和表达[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10 万泽生;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抗甲肝噬菌体抗体筛选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桂臣;~(131)Ⅰ标记人源抗HBsAg Fab对荷人肝癌裸鼠的放射免疫治疗[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2 龚新雷;人源性抗HBsAg单克隆抗体Fab片段对人肝癌细胞系的作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3 杨洁;抗人精浆蛋白单抗Fab段基因的克隆及表达[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4 孙逊;人源性大肠癌抗体Fab段噬菌体呈现库的筛选与鉴定[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5 温伟红;人抗HBsAg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活性鉴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6 秦卫兵;CpG ODN对免疫力低下小鼠及人脐血淋巴细胞的免疫刺激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7 邹德生;抗cyclin D1人源单链抗体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活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抗内毒素人源性抗体制备成功[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