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国志,郭丽霞,田长涛,孙宏图;高纬度地区流域畅流期逐日蒸散发能力计算方法[J];黑龙江水利科技;1998年03期 |
2 |
刘树坤;刘树坤访日报告: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一)[J];海河水利;2002年01期 |
3 |
王浩,王建华,秦大庸;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J];水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
4 |
吴玉龙;;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年14期 |
5 |
郭胜,李成楠,窦庆龙;阿什河流域治理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1997年02期 |
6 |
孟杰,陈力克;泰晤士水机构变革历程及其启示[J];山西水利科技;2000年02期 |
7 |
纪秀云,武德华,刘宏兴;于桥水库与流域内中小型水库联合调度方案的探讨[J];水利水电技术;2001年08期 |
8 |
佟春生,骆涛,黄强,刘俊萍,薛小杰;流域水资源管理理论框架探讨[J];人民黄河;2004年01期 |
9 |
柳长顺,陈献,刘昌明,杨红;流域生态用水与需水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6期 |
10 |
赵晓军,田富强,胡和平;流域水量调度专家系统的应用研究[J];水力发电;2005年09期 |
11 |
张海涛;;可持续发展与流域资源优化配置初探[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年03期 |
12 |
杨伟刚;张贵轩;;水源涵养林工程规划模式[J];吉林水利;2006年12期 |
13 |
李红艳;薛安;韩鹏;;基于尺度分析的流域土壤侵蚀评估进展与探讨[J];人民黄河;2007年05期 |
14 |
李罗刚;周静静;叶继业;;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海河水利;2007年06期 |
15 |
刘莹;王冬梅;刘孝盈;于琪洋;徐慧;;国外调水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影响的研究与对策[J];中国水利;2008年08期 |
16 |
李添荣;张洪清;;丰良河流域“07.6”暴雨洪水特性分析[J];广东水利水电;2008年02期 |
17 |
佟峰;李晓倩;;刍议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年04期 |
18 |
何清;曲德双;吴春山;;流域水资源保护中水资源量保护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
19 |
高洪波;熊学峰;杨长卫;;淮河流域民间建筑文化调查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26期 |
20 |
谢小康;;封面照片说明:乌陂河流域的崩岗侵蚀[J];山地学报;2010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