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应用3S技术监测湖泊水质及富营养化程度

刘亮  程文  贾如宾  
【摘要】:本文通过对应用遥感技术监测湖泊水质参数的研究论文进行了广泛的收集和总结,概述了"3S"技术监测湖泊水质及其富营养化程度的基本原理。利用"3S"技术监测的信息和一定的实地监测数据建立湖泊水质参数预测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评价及预测各湖泊水质污染及湖泊富营养化的状况及动态的变化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政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中国环境监测》合订本订阅通知[J];中国环境监测;2011年04期
2 温正堂;;关于环境监测与管理问题的探讨[J];北方环境;2011年07期
3 韦晓梅;;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J];北方环境;2011年06期
4 余永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漏洞与对策[J];北方环境;2011年07期
5 宇振涛;黄秋萍;;环境监测中几种常用的废水流速测定方法的分析和探讨[J];北方环境;2011年07期
6 殷大根;杜勇;刘晓霞;罗锦;;生物传感器基于碳纳米管对环境监测的研究进展[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1年04期
7 陈丽;杜诗劼;易廷辉;李传义;朱晓武;谢琳;;浅谈环境监测分析实验室的业务培训[J];华章;2011年23期
8 葛鸿铭;;生态监测的环境意义与评价规范[J];绿色科技;2011年08期
9 张丽;吴志敏;;基于工作过程的《环境监测》课程开发[J];广东化工;2011年05期
10 王双森;韩世鹏;;物联网技术推进GI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1年03期
11 任广萌;乔艳云;宋志伟;刘彦飞;潘宇;;短学时下“环境监测”理论教学改革的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12 杨书申;陈启石;王秀莲;张英;;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监测》课程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13 鲍广富;郭恒茂;;“3S”技术在安徽省涡阳县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J];矿山测量;2011年04期
14 杨永乐;;浅析环境监测中的质量保证问题[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15 夏秀丽;;浅析如何实现环境监测质量目标[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8期
16 袁河清;;污水生物监测的现状与展望[J];广东化工;2011年06期
17 修海霞;;浅谈如何做好环境监测中的质量保证工作[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18 林美清;;大力推行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J];海峡科学;2011年06期
19 丁玉兰;阎毅;;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法[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20 祁建华;米铁柱;甄毓;;加强环境监测课程中实践性的改革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亮;程文;贾如宾;;应用3S技术监测湖泊水质及富营养化程度[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2 吉长余;张东果;陈跃;姜丽丽;余秀芬;;大亚湾核电站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保证措施[A];全国放射性流出物和环境监测与评价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李梅;辛小毛;张宽;;基于GIS技术建立天津市环境监测地理信息系统[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4 李党生;杨志强;朱惠斌;冯涛;;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的处置与管理[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5 刘利娜;;关于加强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协调运行的建议[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6 孙强;王慧觉;杜辉;王钦涛;陈静;;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监测敏感点的调查及属性问题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徐少才;李海燕;杨云鹏;张萌;;浅析环境监测业务的发展与应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8 曾爱娣;;浅议环境监测中的事故隐患及防范措施[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9 徐亮;;电力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2005年滇黔桂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睿;刘景富;江桂斌;;金纳米线自沉降构建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活性的纳孔膜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世波;“3S”技术在川西干旱河谷退耕还林(草)监测与生态还林决策中的应用——以甘孜州九龙县为例[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2 李新霞;光纤化学传感器、仪器系统的研制及其在生物医药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D];新疆医科大学;2002年
3 肖红生;基于“3S”技术村级景观长期动态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刘敏;环境雌激素检测方法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孙长安;香溪河流域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刘研华;中国环境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7 邸岳淼;水体痕量污染物表面等离子体检测技术研究与实验[D];浙江大学;2006年
8 杨海;环境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张学典;差分吸收光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理论和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张锦华;藏北公路沿线车辆碾压干扰下矮嵩草草甸恢复演替及“3S”监测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进;监测大气环境二氧化硫浓度的硅传感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2 乔旭东;渤海湾天津海域的细菌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齐宇勃;哈尔滨市城区环境电磁辐射的监测与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4 赵露;面向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郝斌;基于北斗卫星的野外移动定位环境监测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6 陆楠;基于ZigBee技术的震后局部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7 段彬江;环境因素对植物细胞微核率及热激蛋白诱导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成磊;绿色优质库尔勒香梨生产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与示范[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9 白俊跃;环境监测中生物传感器的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谭勇;无线传感器网络在SO2区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水华;沈阳环境监测的8项领先[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安徽省泗县环境保护局 李 刚;县级环境监测水平亟待提高[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吴玉萍 实习生 贺晓琴;环境监测战线上的尖兵[N];中国环境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剑 通讯员 杨惠宁;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的“慧眼”[N];湛江日报;2008年
5 记者 王金堂 通讯员 张雅洁;市优化办组织评定优化环境监测企业[N];保定日报;2009年
6 记者 车婷婷;节日期间环境监测不放松[N];营口日报;2009年
7 记者 桂兰;去年,我市环境监测六大亮点[N];广元日报;2009年
8 记者 董文胜 通讯员 吕玉新;我市环境监测工作省内受嘉奖[N];新乡日报;2009年
9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 吴晓青;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 全面推进环境监测的历史性转型[N];中国环境报;2009年
10 庞强;市环境监测站 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环境监测服务职能[N];广元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