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河北省引黄输水水沙特性分析

赵银岐  王喜诚  刘献峰  
【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十多年来引黄输水水文监测,总结了输水水流特性、监测站网、泥沙、水质等水文特性,对指导输水工程特别是南水北调输水的水文监测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建云;;三川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J];山西水利;2007年01期
2 杨丽娜;潘忠斌;;楠溪江流域水文特性分析[J];浙江水利科技;2011年03期
3 贾纯刚;李克东;;东辽河上游水文特性分析[J];吉林水利;2010年05期
4 李小荣;;大夏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0年07期
5 班富孝;;张家口市水文特性分析[J];吉林水利;2011年02期
6 童娟;;珠江流域概况及水文特性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年01期
7 伍雪玲;赵爱国;;衡阳市水文特性分析[J];湖南水利水电;2010年04期
8 李守洪;;黔南地区水文特性分析[J];水文;2007年02期
9 葛小平;;庆阳市水文特性分析[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9年03期
10 瞿光祥;;湘西自治州水文特性分析[J];湖南水利水电;2009年02期
11 刘阳容;何成荣;;瑞丽江一级水电站水文分析[J];云南水力发电;2008年05期
12 程敏贤;季晓云;;肇庆、云浮市水文特性分析[J];广东水利水电;2010年01期
13 邢苒苒;王文华;邢子丰;刘建荣;;克鲁伦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J];内蒙古水利;2011年01期
14 聂红胜,何江波;潇水流域水文特性分析[J];湖南水利水电;2003年06期
15 夏传清,刘志荣,刘焕珍;浅析年楚河流域水文特性[J];东北水利水电;2001年02期
16 刘家福;鉴江流域水文特性分析初探[J];广东水利水电;2002年06期
17 林天才;吴世勇;阳立群;;螺山水文站综合单断沙关系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4期
18 王立林,黄燕菊;于桥水库流域的水文特性[J];水利水电技术;2001年08期
19 徐伟成,白雪;赣州上游河流含沙量变化趋势分析[J];江西水利科技;2001年04期
20 孙精石,谷汉斌;山海关港泥沙淤积问题的分析研究[J];水道港口;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银岐;王喜诚;刘献峰;;河北省引黄输水水沙特性分析[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马文进;慕明清;苏念良;陈鸿;陈三俊;杨涛;;窟野河流域产沙机理分析[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滕培宋;;河道悬移质含沙量年际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初探[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赵连军;江恩惠;刘雪松;陈小春;;悬移质含沙量及平均粒径沿横向分布规律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1999年
5 史衍让;魏辉;安俭俭;;物探技术在煤矿的应用实践与分析[A];煤矿物探学术论文集(2007)[C];2007年
6 赵琴;李嘉;严敬;;长河坝水库浑水异重流形成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7 孙胜利;孔祥虎;李积尧;;黄河航道兰州段河床演变、观测和整治效果分析[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韩巧兰;王敏;王艳平;;基于制紊假说下的分组水流挟沙力公式验证及应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陈慧锋;赵晓冬;;河口区含沙量分布特征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马勇;陈国梁;郭西军;;黄河兰州以上河段泥沙级配变化规律分析[A];水文泥沙研究新进展——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俊;黄河水沙变化过程及其三角洲沉积环境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贺莉;黄河中游不同区来水来沙变化与下游河道演变的响应分析[D];清华大学;2009年
3 穆祥鹏;复杂输水系统的水力仿真与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毕乃双;黄河三角洲毗邻海域悬浮泥沙扩散和季节性变化及冲淤效应[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刘红;长江河口泥沙混合和交换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施勇;长江中下游水沙输运及其调控数学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李勇;基于固液两相紊流理论的近岸悬移质泥沙运动数值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8 刘锋;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泥沙输运及其动力地貌过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孙昭华;水沙变异条件下河流系统调整机理及其功能维持初步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张艳艳;黄河水沙及河床演变的多时间尺度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国忠;松花江流域西部地区水文特性及变化趋势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迟秀全;小流域泥沙测定系统研究及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范志华;基于LABVIEW的地表径流含沙量测量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范明华;瓯江河口地区含沙量对潮汐和风激励响应规律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翟晓鸣;长江口水动力和悬沙分布特征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荣克;磨蚀泥沙起动装置的研制与泥沙特性对磨蚀影响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左书华;长江河口典型河段水动力、泥沙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金军;长江泥沙输移与河口潮滩的冲淤变化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田中南;长江感潮河段悬沙运动特性初探[D];河海大学;2007年
10 杨洪艳;自排沙廊道水力学特性及输沙特性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级高工 江恩惠 李军华;黄河水沙资源化之水沙两级调控的探讨[N];黄河报;2008年
2 记者 徐清华;黄河2007年汛期调水调沙获得成功[N];黄河报;2007年
3 黄委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 牛长喜;对水流挟沙理论应用的质疑[N];中国水利报;2008年
4 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 李国英;基于空间尺度的黄河调水调沙[N];科技日报;2004年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河流泥沙公报(长江、黄河)[N];中国水利报;2001年
6 本刊记者 肖丹;韩其为:老骥伏枥 志在泥沙[N];中国水利报;2007年
7 董洪灿;引黄沉沙的处理与应用[N];黄河报;2008年
8 记者 刘志国;长江来水减少 鄱阳湖“喊渴”[N];人民政协报;2006年
9 程义峰;事关下游堤岸安全,三峡泥沙问题应关注[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黄河小北干流放淤[N];黄河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