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水文要素变化与黄河河源区断流的关系
【摘要】:本文通过20世纪70~90年代的卫星影像资料,进行黄河河源区的草原、土地、湖泊水域、沙漠等生态要素变化的分析,并结合黄河河源区的降水、蒸发、径流等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别是对河源区的植被、草地、湿地、湖泊的生态类型、生态特征以及生态过程与该区域生态格局的水文过程之间的研究,探讨了黄河河源区的生态水文规律。认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极大地改变了黄河河源区生态系统格局和生态过程,使得黄河河源区的水文过程也相应改变。
|
|
|
|
1 |
吴云;生态水计算方法分析[J];山西水利;2004年04期 |
2 |
李道峰,刘昌明;黄河河源区近10年来土地覆被变化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3 |
钱云平,林银平,金双彦,宋瑞鹏,蒋秀华;黄河河源区水资源变化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05期 |
4 |
孙书勤,赵松江;试论生态水——生态水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S1期 |
5 |
王炳章;生态水与林园无灌溉栽培[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年01期 |
6 |
刘昌明,李道峰,田英,郝芳华,杨桂莲;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大尺度流域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
7 |
王根绪,刘桂民,常娟;流域尺度生态水文研究评述[J];生态学报;2005年04期 |
8 |
彭先彧,杨红,金日光;高吸水性树脂吸附的生态水对沙土中油菜生物量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9 |
李道峰,田英,刘昌明;黄河河源区变化环境下分布式水文模拟[J];地理学报;2004年04期 |
10 |
吕翠英;付巧力;;邯郸生态水网旅游资源的开发[J];河北水利;2009年02期 |
11 |
杨波;刘琨;;建设生态水网 合理调配资源[J];河北水利;2009年06期 |
12 |
霍小虎,刘根生,苟万德;黄河河源区水文水资源特性分析及变化规律研究[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3年03期 |
13 |
刘奉觉;西部大开发与生态水资源合理利用[J];林业科学;2000年05期 |
14 |
梁印邦;;利用卫片印证黄河河源区地图的水系分布[J];人民黄河;1982年05期 |
15 |
蓝永超;沈永平;李州英;刘进琪;马建华;;气候变化对黄河河源区水资源系统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
16 |
王土;;并州有了生态水[J];科学之友;1999年02期 |
17 |
张金如;走向现代水利和生态水利[J];人民论坛;2003年11期 |
18 |
李平;;新疆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优化管理的初步研究[J];内蒙古水利;2007年03期 |
19 |
林来照;;黄河河源区干流水文站布设密度评价[J];人民黄河;2008年11期 |
20 |
孟凡杰;秦皇岛市海岸带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J];海洋地质动态;2004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