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的工艺研究
【摘要】:研究了以红霉素肟为原料通过醚化来制备罗红霉素的二种工艺(Ⅰ,Ⅱ)工艺Ⅰ是相转移反应,工艺Ⅱ是非水反应,反应所生成的罗红霉素的收率分别为75%和90.2%。
|
|
|
|
1 |
王文梅;罗红霉素的研究和生产[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7年02期 |
2 |
张伦;红霉素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药房;2003年12期 |
3 |
汤惠英,吕伟清;薄层层析定量测定方法在抗生素组份测定中的应用 Ⅱ.红霉素组份薄层层析定量测定方法及应用[J];中国抗生素杂志;1983年03期 |
4 |
张部昌,赵志虎,马清钧;红霉素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2年03期 |
5 |
刘峰,周文娟,陈国荣;红霉素高产菌株F2-4的选育及摇瓶发酵工艺的优化[J];海峡药学;2004年02期 |
6 |
;红霉素提取新工艺——薄膜浓缩[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76年09期 |
7 |
章润华,沈秀泓,范达伟;红霉素琥珀酸乙酯合成[J];中国抗生素杂志;1984年06期 |
8 |
胡秀峰,冯长根,曾庆轩,周绍黄;大孔树脂在红霉素提取中的应用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4年01期 |
9 |
梅勤;罗红霉素新药问世[J];上海医药;1996年01期 |
10 |
刘静荣;;在红霉素合成中二氧化碳的影响[J];中国抗生素杂志;1976年02期 |
11 |
严希康,庞国强,王雩,杨雅琴,沈林南;用大网格吸附剂提取红霉素[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1年04期 |
12 |
杜宝芳;黄丽萍;张帆;;静脉输入红霉素配伍阿托品或山莨菪碱注射液以减轻红霉素副作用[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
13 |
;球红霉素复合物的试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79年04期 |
14 |
刘晓宏;宋合强;孙建敏;郑飞;;生物氮素在红霉素发酵中的应用研究[J];医药工程设计;2005年05期 |
15 |
姬红明;郑飞;王健;;红霉素结晶母液回收再利用工艺研究[J];医药工程设计;2009年04期 |
16 |
刘莲,刘斯佳,张光华;罗红霉素栓的研制[J];中国药业;2000年01期 |
17 |
;2005年宁夏制药行业进展[J];石油化工应用;2006年02期 |
18 |
王颖;;红霉素产生菌的诱变和筛选[J];黑龙江医药;2008年02期 |
19 |
;红霉素成品采用自动喷动干燥[J];应用化工;1977年01期 |
20 |
马舒冰;红霉素衍生物的半合成及构效关系[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