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内生真菌诱导子对长春花愈伤组织细胞态势及生物碱合成的影晌

周敏  饶力群  
【摘要】:正 长春花是夹竹桃科长春花属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它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含有100多中吲哚生物碱,如:阿玛碱、蛇根碱、长春碱和长春新碱其,中多数具有生物活性,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长春花植物体内生物碱的含量甚微,人们企图采用化学合成和半合成的方法人工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宁宁,王淑芳,田俊英,李霞,朱亮基;土壤农杆菌转化的长春花冠瘿细胞培养[J];生物工程学报;1994年03期
2 王淑芳,王宁宁,王勇,田俊英,朱亮基;Elicitor对长春花冠瘿细胞次级代谢的影响[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3 韩健,戴均贵,崔亚君,占纪勋,郭洪祝,果德安;长春花及银杏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对青蒿素的生物转化研究(英文)[J];中草药;2003年02期
4 苏火生;杨云;刘宽灿;张治礼;;长春花钙调素基因克隆及其假基因的识别[J];西北植物学报;2007年12期
5 邹韵霞;邓钧华;;长春花籽苗愈伤组织再生植株[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年06期
6 侯杰;张建忠;刘玲;刘兆普;;硝态氮缓解长春花幼苗海水胁迫效应的研究[J];土壤学报;2009年01期
7 汪开治;日利用玫瑰长春花细胞悬浮培养生产姜黄素糖苷[J];生物技术通报;2005年05期
8 元英进;胡宗定;;剩余培养基对长春花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影响(简报)[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3年03期
9 郭波,李海燕,张玲琪;一种产长春碱真菌的分离[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10 聂明珠;祖元刚;房思良;;长春花Crlea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初步分析(英文)[J];植物研究;2006年05期
11 郑珍贵,刘涤,胡之璧;长春花培养细胞在摇瓶和生物反应器中生长和生物碱生成的比较[J];Acta Botanica Sinica;1998年01期
12 戴均贵,巩卓,朱丹萌,郭洪祝,郑俊华,果德安;长春花悬浮培养细胞对天麻素的生物转化(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2年03期
13 韩梅;赵博;安志刚;Thomas Rausch;祖元刚;;长春花萜类吲哚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中重要酶(DXR、SLS、G10H、ST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J];植物研究;2007年05期
14 郭晓瑞;杨蕾;于景华;唐中华;祖元刚;;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长春花生物碱代谢特点(英文)[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7年04期
15 王宁宁,王淑芳,王勇,田俊英,朱亮基;外源刺激物对长春花冠瘿细胞生长和吲哚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生物工程学报;1996年S1期
16 金屹,陶文沂;长春花愈伤组织的诱变和长春质的增产[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17 孙敏,汪洪,王颖,伍春莲;长春花转化毛状根诱导及培养条件的优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18 唐中华;郭晓瑞;于景华;杨蕾;孙艳斐;祖元刚;;弱光对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幼苗中可溶性糖、生物碱及激素含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7年11期
19 张琳;祖元刚;牛卉颖;张颜滨;孙志强;;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中吲哚类生物碱含量的比较(英文)[J];植物研究;2008年02期
20 祖元刚;房思良;聂明珠;;长春花金属硫蛋白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研究[J];植物研究;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敏;饶力群;;内生真菌诱导子对长春花愈伤组织细胞态势及生物碱合成的影晌[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余国营;;湿地生态学研究态势与展望[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3 聂莉莉;王淑芳;;生长素等因子对长春花突变愈伤组织生长及吲哚生物碱积累的影响[A];2005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田国忠;李建民;朴春根;李永;黄金光;赖帆;徐启聪;黄钦才;郑翠;;不同来源植原体组织培养苗的长期保藏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唐克轩;龚一富;廖志华;苗志奇;刘东辉;孙小芬;;植物萜类生物碱代谢工程[A];2006中国植物细胞发育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玲瑞;邢达;;利用延迟荧光技术迅速实现花卉衰老的无损在位检测[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邸鹏;陈万生;张磊;;构建“转录因子-启动子”耦联载体开展植物生物碱次生代谢工程[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8 张磊;陈万生;;构建“转录因子-启动子”耦联载体开展植物生物碱次生代谢工程[A];第二届上海市植物生理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彭梅芳;张婷婷;谌容;任肃霞;陈敏;廖志华;;萝芙木萜类吲哚生物碱合成途径中色氨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10 王闻哲;郭潮潭;;流感病毒感染宿主激活的细胞内信号通路及其作用[A];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及医学病毒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金宏滨;药用植物ABC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与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王艳东;南方红豆杉细胞中紫杉烷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诱导调控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徐茂军;一氧化氮对植物细胞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调控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廖志华;紫杉醇前体生物合成的分子生物学和抗癌萜类吲哚生物碱的代谢工程[D];复旦大学;2004年
5 赵凯;产紫杉醇菌株原生质体诱变育种及其生物合成调控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6 皮妍;喜树中植物防御相关基因的克隆分析及对喜树碱含量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7 汪文俊;红法夫酵母发酵生产虾青素及其代谢调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王红;真菌诱导子对青蒿发根生长和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及开花与青蒿素生物合成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年
9 张鹏;紫杉醇高产菌株和细胞系的选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发军;黑曲霉提取物与水杨酸对长春花悬浮细胞生长及生物碱代谢作用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2 郭胜娟;长春花细胞培养与快速繁殖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郭斌;利用农杆菌转化葡萄细胞生产有用次生代谢产物——白藜芦醇[D];西北大学;2002年
4 边猛;海洋真菌产生物碱代谢调节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7年
5 高扬;长春花生活史型形成中生物学性状的环境调控[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6 孙艳斐;长春花不同生活史型可溶性糖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杨蕾;长春花不同生活史型形成中四种生物碱的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王莹;悬浮培养不同时期的红豆杉细胞对诱导子应答差异的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陈雨;长春花重要生物碱含量测定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周忆堂;不同光强对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光合作用及次生代谢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三木;生物产业呈现区域协作态势[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2 吕晓辉 臧新 杨冬之;探索细胞培养技术 破解紫杉醇生产难题[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国际生物技术发展态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何勋 编译;美国探索生物抗真菌技术[N];中国花卉报;2003年
5 王善甫;大象能辨别百余同伴声音[N];大众科技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