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培,杨力,陈佳,李伯良,赵学明,张耀洲;真核细胞蛋白质翻译起始研究进展[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2 |
陈冠军,邢金良,商澎,陈志南;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效率的影响因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04年03期 |
3 |
马涧泉,刘强;用定点突变技术研究转录终止——rpoBC操纵子上~tL7茎环结构的作用研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0年04期 |
4 |
王易伦,郭瀛军,戴建新,裘敏燕,陆长德;一种优化翻译起始效率的方法[J];生物技术通讯;1995年02期 |
5 |
孙晓娜;杨怡姝;曾毅;;反式激活应答元件RNA在HIV-1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0年04期 |
6 |
张芳燕;罗翔;董娜;张鹏;;5’UTR与基因表达的关系[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03期 |
7 |
王易伦,郭赢军,裘敏燕,陆长德;优化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翻译起始率的策略和方法(英文)[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8年06期 |
8 |
余光创;秦宜德;伯晓晨;王升启;;依赖于5′端非编码区高级结构的真核生物mRNA翻译调控[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7年11期 |
9 |
夏宇蕾,陈农安,陆长德;m RNA5′端不同位置的二级结构对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影响[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1年01期 |
10 |
安怀杰;俞炜源;孙志伟;;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及其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7年04期 |
11 |
王小红!100850北京,王升启!100850北京,朱宝珍!100850北京;反义寡核苷酸对HCV5′NCR基因调控功能的特异性抑制作用[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0年05期 |
12 |
陈新,王鲁泉,黄弋,邱平,MURGOLO Nicholas J.,GREENE Jonathan R.,吴才宏,姜颖;用IRE_FINDER算法在非翻译区搜索人和小鼠的铁反应元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2年06期 |
13 |
张平武,王易伦,陆德如;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改变对干扰素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翻译的影响[J];生物技术通讯;1998年01期 |
14 |
罗红;灵长类等TATA框折叠结构特征比较[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15 |
宋保亮,戚炜,李伯良;一种简单有效的克隆未知旁侧DNA片段的方法(英文)[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2年03期 |
16 |
钟智;李宏;王晓花;;古菌起始密码子上游AUG和UAA三联体的频率分布[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17 |
王红钢;马欢;李珠;张彬;景向阳;张媛;吕占军;;SV40PolyA顺式活化基因元件中不完整茎环结构的发现和序列研究[J];遗传;2011年04期 |
18 |
王易伦,陈农安,陆长德,郭瀛军,戴建新,陆德如;mRNA翻译起始区构效关系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讯;1995年03期 |
19 |
李卫滨;兰小鹏;杨湘越;吴文冰;;筛选环孢霉素A适体的BioMag-SELEX技术的建立[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7年03期 |
20 |
张平武,王易伦,戴建新,郭瀛军,陆德如,唐南筠,李育阳;mRNA翻译起始区的结构改变对几个外源基因翻译的影响[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7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