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岑士良;贵州气候与大豆生产初探[J];贵州农业科学;1985年03期 |
2 |
苗以农,姜艳秋,朱长甫,黄剑,赵福林,徐豹;大豆光合生理生态研究第9报 大豆不同节位叶片全氮含量的变异性[J];大豆科学;1988年02期 |
3 |
付艳华,梁振富;高蛋白大豆新品系九交8236[J];中国种业;1993年02期 |
4 |
苗以农;大豆产量低的生理原因[J];作物杂志;1994年02期 |
5 |
任柏栋,许百成,任巧茹,唐淑梅;大豆繁种“十统一”[J];种子科技;1994年05期 |
6 |
张;百万亩大豆高产栽培综合技术措施的运用[J];大豆通报;1995年03期 |
7 |
刘天稳;减少大豆花荚脱落的措施[J];云南农业;1996年04期 |
8 |
宋鹤臣;特高产小日期大豆优种[J];科技信息;1997年04期 |
9 |
津科;超高产巨丰大豆[J];农民致富之友;1997年02期 |
10 |
王惠生;大豆肥效降低的原因及提高措施[J];成人教育;1998年04期 |
11 |
邹忠君;呼兰县大豆亩产175公斤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J];大豆通报;1998年03期 |
12 |
刘文江,刘发瑞,高丰源,王树坤,王志刚;大豆连续四年稳产高产的因素[J];现代农业;1998年06期 |
13 |
赵之瑞;珍稀良种──中华豆王[J];中国土特产;1998年05期 |
14 |
姜广仁;馨育早丰大豆[J];农家参谋;1998年04期 |
15 |
张玉峰,鹿英先,鹿启智,孙大英;苏北地区大豆实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J];大豆通报;1999年06期 |
16 |
;培育五粒荚大豆的新方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年06期 |
17 |
田小明,姜向勇,吴伟民,姜水桃;玉米、大豆间、混作对产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01年03期 |
18 |
韩仁道,肖国滨;三个各具特色的大豆新品种[J];农村百事通;2001年06期 |
19 |
田慧,张国良,王海民,彭继锋;大豆机械化深窄密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4年04期 |
20 |
李挺,徐淙祥,曹军;高蛋白大豆规模化生产技术措施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