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郑洪武,张文,杜林方,黄岂平,林宏辉,梁厚果;与光系统Ⅱ颗粒结合的蛋白酶的进一步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2 |
陆卫,徐春和,李荣,陈张海,刘普霖,沈学础,沈允钢,陆红;PSⅡ中蛋白二级结构的FTIR光谱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8年01期 |
3 |
叶彤,崔岩,侯建敏,陈耀东,于振宝,唐崇钦,王水才,匡廷云,侯洵;高等植物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亚纳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的测量[J];光子学报;1996年01期 |
4 |
杜林方,张立新,林宏辉,梁厚果;与光系统Ⅱ颗粒结合的对DTT敏感的蛋白酶的纯化和性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6年01期 |
5 |
施桦,杨昆云,熊玲,匡廷云,赵南明;锰簇对光系统Ⅱ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及其与光抑制的关系[J];生物物理学报;1998年02期 |
6 |
李晓鹏,杜林方,梁厚果;菠菜光系统Ⅱ天线组分CP29的分离及其性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9年06期 |
7 |
阮翔,许强,毛海滨,单际修,公衍道1张秀芳,匡廷云,赵南明;磷脂酰胆碱和TritonX-100对光系统Ⅱ蛋白二级结构及放氧活性影响的比较(英文)[J];植物学报;2000年12期 |
8 |
刘科,孙健,刘扬,张启元,匡廷云;高等植物光系统Ⅱ中强光照射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ESR探索[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1年03期 |
9 |
晏文武,杨利民,王秋泉;镧在菠菜叶绿体中的分布及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J];科学通报;2005年12期 |
10 |
林栋;冯朝阳;吕世海;高吉喜;马晖玲;刘尚华;;短尾铁线莲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8年11期 |
11 |
杜林方,梁厚果;光系统Ⅱ天线组分CP24-LHCⅡ复合物的分离[J];科学通报;1994年03期 |
12 |
于振宝,匡廷云,唐崇钦,彭德川,汤佩松,李成勇;菠菜叶绿体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 b559长寿命荧光组分的来源[J];植物生理学报;1994年01期 |
13 |
侯建敏,匡廷云,于振宝,杨昆云,唐崇钦,汤佩松,叶彤,崔岩,陈耀东,王水才,侯洵;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电荷分离和能量传递的动力学研究[J];科学通报;1997年05期 |
14 |
袁瀚;韩璐;杜立波;田秋;刘科;杜林方;刘扬;;单细胞光合生物莱茵衣藻光系统Ⅱ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ESR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8年09期 |
15 |
卢从明,张其德,匡廷云;水分胁迫对小麦叶绿体激发能分配和光系统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的影响[J];生物物理学报;1995年01期 |
16 |
李卫华,卢庆陶,郝乃斌,戈巧英,张其德,蒋高明,杜维广,匡廷云;大豆C_4途径与光系统Ⅱ光化学功能的相互关系[J];植物学报;2000年07期 |
17 |
张素萍,屠铁成,翁俊,潘景喜,徐春和,姚思德;Mn簇对光系统Ⅱ光抑制产生超氧自由基的影响[J];科学通报;2001年17期 |
18 |
阳振乐,王则能,姜桂珍,许亦农,李良壁,匡廷云;光系统Ⅱ中磷脂极性基团的缺失导致其放氧活性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改变[J];科学通报;2002年04期 |
19 |
蔡霞,王水才,贺俊芳,刘晓,彭菊芳,匡廷云;温度升高对PSⅡCP47/D_1/D_2/Cyt b559复合物能量传递的影响[J];光子学报;2003年05期 |
20 |
刘坤;孙瑞雪;赵晨;杨春虹;;光系统Ⅱ超分子复合物的放氧活性分析[J];生物物理学报;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