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突变系短尾小鼠生物学特性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ENU诱变手段获得的1种短尾突变小鼠的生物学特性,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资料。方法观察比较短尾突变小鼠与正常B6小鼠的形态、行为、繁殖学指标、生长发育参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免疫学功能的异同。结果短尾突变小鼠后代中出现短尾、中尾、长尾等各种表型。各尾形所占百分比分别为:短尾33.8%,中尾9.9%,正常尾 56.3%。性别比(♂:♀)为:0.75。进一步采取不同组合交配形式(短×短、中×中、中×短),其后代同样出现上述各种表型, 且尾巴长短并无确定性,严重的甚至表现为几乎无尾。短尾小鼠的产仔数、成活率显著低于B6,胎间隔显著大于B6。中尾表型的小鼠12月龄时,体重明显超重。短尾小鼠的脑、脾脏、子宫、卵巢的脏器系数与B6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短尾小鼠白细胞、单核细胞显著高于B6,血红蛋白、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都显著低于B6小鼠。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显示,短尾小鼠脾淋巴细胞OD值显著低于正常组。结论突变系各种尾形小鼠的遗传效应几乎是相同的,都是同一基因突变所致。短尾小鼠突变基因纯合子致死。血常规及血液生化多项指标有差异,免疫学功能亦有差异。
|
|
|
|
1 |
赵素兰,彭英,焦艳,朱庆宣;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突变系Z-HL16的初步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7年03期 |
2 |
章金涛,王纯耀,祝庆蕃,凌雁,李洪涛;昆明种小鼠无毛突变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1995年04期 |
3 |
薄侃,胡宋濂,黄永宏,薜整风;先天遗传性白内障突变系小鼠模型的建立及遗传特征的研究[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1993年Z2期 |
4 |
郭岩,陈少麟,张耕耘,陈受宜;应用细胞工程获得受主效基因控制的水稻耐盐突变系[J];遗传学报;1997年02期 |
5 |
夏云;应用双重耐突变系统放大进行HLA分型[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92年03期 |
6 |
于全勇;;用扩增保守突变系统检测△F_(508)缺失[J];国际遗传学杂志;1991年06期 |
7 |
薄侃;胡宗濂;;小鼠白内障突变系的选育[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1992年02期 |
8 |
邢金鹏,陈受宜,朱立煌,沈利爽,李金国,毕世华,蒋兴村;水稻种子经卫星搭载后大粒型突变系的分子生物学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5年02期 |
9 |
徐厚镕,陈震古;激光诱发家蚕卵色突变的遗传分析[J];激光杂志;1988年06期 |
10 |
何蓓如,李正德,李冬肖;~(60)Co-γ射线诱导的小麦T型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突变[J];遗传学报;1989年01期 |
11 |
曾健;黄梁浒;郑德柱;杨渤生;兰风华;;扩增阻滞突变系统在脊肌萎缩症快速诊断中的应用[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8年01期 |
12 |
孙光祖,陈义纯,刘新春;小麦突变体龙福76-3061的选育及其变异性质的研究[J];遗传学报;1979年01期 |
13 |
曾健;黄梁浒;郑德柱;杨渤生;兰风华;;扩增阻滞突变系统在脊肌萎缩症快速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
14 |
罗军;彭玲;毕会;程鹏;赖永榕;周吉成;卢玉英;;dFARMS检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JAK2V617F突变的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15 |
杨哲;;从少量血液中检查DNA突变[J];国外医学情报;1986年06期 |
16 |
杜春燕,章金涛,杜献堂,康巧珍,李洪涛,王纯耀;突变系无毛小鼠近交系的繁殖性能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2期 |
17 |
;肠肿瘤[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9年07期 |
18 |
吴宝金;;小鼠遗传资源——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基石[J];江苏科技信息;2008年08期 |
19 |
Mohn GR
,范耀山;用于致癌剂检测的细菌系统:环境诱变剂致癌剂国际防护委员会工作报告[J];国际遗传学杂志;1982年05期 |
20 |
李浚明,蔡体树,毛炎麟,张崇礼;大麦诱发基因突变的遗传类型[J];遗传学报;198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