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德威;青藏高原南部晚新生代板内造山与动力成矿[J];地学前缘;2004年04期 |
2 |
李铁锋,任明达;大同盆地晚新生代环境演化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
3 |
方小敏,奚晓霞,李吉均,穆德芬;中国西部晚中新世气候变干事件的发现及其意义[J];科学通报;1997年23期 |
4 |
李力,安芷生;过去600万年黄土高原夏季风周期的阶段性演化及其强迫因子初探[J];第四纪研究;2001年02期 |
5 |
赵泉鸿,翦知湣,王吉良,成鑫荣,黄宝琦,徐建,周震,房殿勇,汪品先;南海北部晚新生代氧同位素地层学[J];中国科学D辑;2001年10期 |
6 |
王伟铭,舒军武;云南曲靖盆地晚新生代孢粉植物群[J];古生物学报;2004年02期 |
7 |
朱文斌,舒良树,孙岩,郭继春,郭令智,王锋;塔里木北缘晚新生代断裂活动的年代学[J];矿物学报;2004年03期 |
8 |
王建;晚新生代气候变化特征与第四纪下限[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1年02期 |
9 |
周启永;;贵州晚新生代矿产资源成因类型和成矿规律[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
10 |
;北大西洋被动缘上升及其对北半球晚新生代冰川作用的影响[J];海洋地质动态;1996年05期 |
11 |
李长安,骆满生,于庆文,王永标;东昆仑晚新生代沉积、地貌与环境演化初步研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12 |
许坤,石敦久,邱开敏;辽东湾北部晚新生代的古植被与古气候[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7年01期 |
13 |
郑洪波,KatherineButcher,ChrisPowell;新疆叶城晚新生代山前盆地演化与青藏高原北缘的隆升——I地层学与岩石学证据[J];沉积学报;2002年02期 |
14 |
薛祥煦,岳乐平,周杰,王建其;陕西旬邑晚新生代红土-黄土序列磁化率特征与环境变迁[J];第四纪研究;2003年01期 |
15 |
袁兆德;陈杰;张会平;;宇宙成因核素埋藏年龄测定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J];地震地质;2011年02期 |
16 |
童国榜,张俊牌,羊向东,罗宝信,王毓钊,陈佩英;云贵高原晚新生代孢粉植物群与环境变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4年03期 |
17 |
唐领余,沈才明;青藏高原晚新生代植被史及其气候特征[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6年04期 |
18 |
刘季花,崔汝勇,卢效珍,陈丽蓉;中太平洋CP25岩心的矿物、稀土元素及Sr、Nd同位素组成——晚新生代海底火山活动的证据[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9年02期 |
19 |
邓涛;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开馆典礼暨中国和政地区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国际研讨会举行[J];古脊椎动物学报;2004年01期 |
20 |
段志明,李勇,李亚林,张毅,王谋,黎兵;青藏高原北部温泉活动沉积盆地的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5年Z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