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寒草甸不同退化阶段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王启兰  宋磊  曹广民  王长庭  
【摘要】:正土壤酶主要来自土壤微生物、植物根系以及动植物残体在分解过程中向土壤释放的各种酶类。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共同参与土壤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所以土壤酶的活性大小,可以作为判断土壤中生物学过程强度、土壤熟化程度等的指标。因此要研究高寒草地不同退化阶段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除了测定土壤中各种类群的微生物数量之外,还要研究土壤中微生物的各种代谢活性水平,才能准确了解其物质循环的动态。本研究于2005年5-9月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开放实验站进行,以禾草草甸、矮嵩草草甸、矮嵩草草甸向小嵩草草甸的过渡带、小嵩草草甸以及杂类草草甸为研究对象,在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海君;杨成建;肖启明;;旅游活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分布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7年05期
2 张昌顺;李昆;马姜明;郑志新;;施肥对印楝幼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调控土壤肥力的作用[J];林业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3 张崇邦,金则新,柯世省;天台山不同林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以及土壤理化特性关系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年01期
4 李以康;韩发;冉飞;包苏科;周华坤;;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2008年04期
5 谈嫣蓉;蒲小鹏;张德罡;徐长林;徐广平;陈建纲;白小明;;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土壤酶活性的研究[J];草原与草坪;2006年03期
6 贾夏;韩士杰;赵永华;周玉梅;;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长白赤松幼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7 彭岳林;钱成;蔡晓布;张永青;薛会英;;西藏不同退化高寒草地土壤酶的活性[J];山地学报;2007年03期
8 王慧春;赵修堂;王启兰;;青海高寒草甸不同植被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J];青海草业;2006年04期
9 范书凯;徐华山;赵同谦;;煤矿沉陷区土壤酶活性研究——以林地为例[J];能源环境保护;2007年06期
10 郭彦军;韩建国;;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8年05期
11 曾小龙;;桉树林地土壤酶特性研究进展[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2 杨万勤,王开运;森林土壤酶的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04年02期
13 耿玉清;戴伟;余新晓;陈峻崎;;森林经营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S2期
14 朱凡;田大伦;闫文德;王光军;梁小翠;郑威;;四种绿化树种土壤酶活性对不同浓度多环芳烃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8年09期
15 陈双林;郭子武;杨清平;;毛竹林土壤酶活性变化的海拔效应[J];生态学杂志;2010年03期
16 张超;刘国彬;薛萐;宋籽霖;樊良新;;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人工刺槐林土壤酶演变特征[J];林业科学;2010年12期
17 赵帅;张静妮;赖欣;杨殿林;赵建宁;;放牧与围封对呼伦贝尔针茅草原土壤酶活性及理化性质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11年01期
18 ;不同耕作制度稻田土壤的微生物分析——Ⅰ.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J];湖北农学院学报;1982年03期
19 朱平,孙宏德,李军,尚惠贤;参地土壤的酶活性[J];土壤通报;1990年01期
20 张银龙,林鹏;秋茄红树林土壤酶活性时空动态[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启兰;宋磊;曹广民;王长庭;;高寒草甸不同退化阶段土壤酶活性的研究[A];2005青藏高原环境与变化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韩发;李以康;周华坤;吴兵;师生波;王学英;冉飞;;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A];2006年中国植物逆境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宗美娟;张明才;宋百敏;王仁卿;;黄河三角洲柽柳群落土壤微生物多样性[A];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岳辉;李志真;钟炳林;;水土流失区芒萁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研究[A];福建省第十二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晓;宋世威;徐凤杰;王加强;陈日远;孙玉行;李康仁;;“美亚”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在叶菜生产上的应用研究—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A];科技与创新——广东园艺科技论文集(广东省园艺学会第九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于光;张小全;刘学端;Wu Liyou;肖烨;;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有机碳降解基因的多样性研究[A];首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会程与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妥德宝;任龙梅;范俭;;不同培肥措施对旱薄地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A];内蒙古农业科技土壤肥料专辑[C];1997年
8 田晓堃;肖文发;汪来发;王鹏程;林英华;;三峡库区典型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与土壤主要性质关系初步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9 周礼恺;陈冠雄;陈利军;武志杰;;土壤酶学研究的新近进展[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综述篇)[C];2004年
10 林学政;陈靠山;何培青;沈继红;黄晓航;;种植盐地碱蓬改良滨海盐渍土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A];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生物工程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海燕;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微生物与土壤酶活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2 范燕敏;天山北坡中段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土壤质量的演变与评价及预警系统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3 龚伟;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生态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4 安韶山;黄土丘陵区土壤肥力质量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及其演变[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5 张巍;固氮蓝藻在松嫩平原盐碱土生态修复中作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闫恩荣;常绿阔叶林退化过程中土壤的养分库动态及植物的养分利用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荣丽;几种退耕模式细根(草根)分解及其对土壤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8 马妙君;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的土壤种子库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9 范亚文;种植耐盐植物改良盐碱土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10 芦晓飞;西藏米拉山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子雄;退耕还林不同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2 高雪峰;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酶及养分的动态变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3 樊军;黄土高原旱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酶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4 王慧芳;应用于植被护坡的两种岩生植物土壤微生物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5 吕秀华;东北羊草草原不同生境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董晓伟;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对大棚土壤理化、生物性状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7 徐恒;榆林沙区人工固沙林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张安才;古侧柏与行道树银杏立地土壤微生物及作用强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9 李奕建;上海市沿海防护林土壤酶活性及肥力特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宁心哲;大青山油松虎榛子根系分泌物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周华;“古冰帽”又摘新桂冠[N];甘孜日报(汉文);2007年
2 秦永章;“西北民族走廊”自然地理特点[N];中国民族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