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土壤水分的参数反演研究
【摘要】:正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是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的先兆。重点开展这些背景区域环境演变过程研究和对比研究对我国气候变化研究及由此引起的区域水文、水资源变化研究意义重大。土壤中的水分、季节性雪盖和冰川是全球水循环中的重要成分,对于理解全球水循环是十分必要的。地表土壤水分等参数是气候及水文模型中的重要参数,而其中的参数只是来自于传统的点观测的气象台站的数据,或者是理论上的经验参数值,因此这些模型的应用只涉及了有限的地区和相对简单的系统。然而对于气象台站的点数据,明显的问题是离散点的气象观测和数据的空间分布与模型的尺度性不仅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理论上的经验值往往来自一个很小的尺度范围(NMP)或只有很低的空间尺度(GCM)。由于缺乏不同尺度大范围、高精度气象及水文观测数据,这一地
|
|
|
|
1 |
刘安花;李英年;张法伟;薛晓娟;;高寒矮嵩草草甸植物生长季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10期 |
2 |
张瑞江;方洪宾;赵福岳;曾福年;;青藏高原近30年来现代冰川面积的遥感调查[J];国土资源遥感;2010年S1期 |
3 |
李琪;薛红喜;王云龙;胡正华;李洁;;土壤温度和水分对克氏针茅草原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初探[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
4 |
郑度,李炳元;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1999年04期 |
5 |
康世昌;珠穆朗玛:科学的制高点[J];百科知识;2005年17期 |
6 |
邹学勇,董光荣;森格藏布河谷盆地第四纪地貌发育和环境演变[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2年01期 |
7 |
胡光印;董治宝;逯军峰;颜长珍;;黄河源区1975—2005年沙漠化时空演变及其成因分析[J];中国沙漠;2011年05期 |
8 |
马力文;广武新灌区春小麦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J];甘肃气象;1998年03期 |
9 |
蒋进,王雪芹,雷加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工程防护体系内土壤水分变化规律[J];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03期 |
10 |
李孝广;余新晓;张振明;陈慧新;;黄土区土壤水分与植物耗水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5期 |
11 |
张继光;陈洪松;苏以荣;张伟;孔祥丽;;喀斯特洼地表层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尺度效应[J];土壤学报;2008年03期 |
12 |
程积民,万惠娥,王静,雍绍萍;黄土丘陵区沙打旺草地土壤水分过耗与恢复[J];生态学报;2004年12期 |
13 |
张振师,薛智德,张广军;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内土壤环境的变化规律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4 |
夏虹,武建军,刘雅妮,范锦龙;中国用遥感方法进行干旱监测的研究进展[J];遥感信息;2005年01期 |
15 |
苏宏斌;赵岷阳;;干旱黄土区造林地土壤水分对植物根系分布的影响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6年01期 |
16 |
纪福利;;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的研究[J];河北林业;2008年04期 |
17 |
崔向新;高永;蒙仲举;张兴源;;干草覆盖对草地土壤蒸发的影响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9年01期 |
18 |
成鹏;;放牧对天山北坡草甸土壤水分和容重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
19 |
梁一民,李代琼,从心海;吴旗沙打旺草地土壤水分及生产力特征的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0年06期 |
20 |
王军德;王根绪;陈玲;;高寒草甸土壤水分的影响因子及其空间变异研究[J];冰川冻土;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