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西昆仑-喀喇昆仑地区不同地体的沉积岩特征对比及其演化

王东安  陈瑞君  
【摘要】:正 多条不同时代的缝合带把昆仑山西段和喀喇昆仑山由北向南分为四个地体(潘裕生,1992).为了便于研究和对比,以这四个地体为基础划分为相应的沉积区,即西昆仑北沉积区,西昆仑南沉积区、塔什库尔干-甜水海沉积区和喀喇昆仑沉积区(图1).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肖文交,侯泉林,李继亮,B.F.Windley,郝杰,方爱民,周辉,王志洪,陈汉林,张国成,袁超;西昆仑大地构造相解剖及其多岛增生过程[J];中国科学D辑;2000年S1期
2 周辉,姜能,阎全人,李继亮;西昆仑钙长石质斜长岩的发现[J];地质科学;2001年04期
3 杨克明;论西昆仑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及塔里木西南盆地类型[J];地质论评;1994年01期
4 王东安,陈瑞君;新疆克兹扬鲁克一带泥盆系沉积岩特征及其沉积环境[J];沉积学报;1995年03期
5 吴世敏,马瑞士,卢华复,贾承造;西昆仑地震展布与塔西南“A”型俯冲[J];石油实验地质;1997年01期
6 贺日政,高锐,李秋生,管烨,李朋武;新疆天山(独山子)-西昆仑(泉水沟)地学断面地震与重力联合反演地壳构造特征[J];地球学报;2001年06期
7 肖序常,王军,苏犁,宋述光;再论西昆仑库地蛇绿岩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通报;2003年10期
8 姜耀辉,周珣若;西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岩石学及构造岩浆动力学[J];现代地质;1999年04期
9 刘石华,匡文龙,刘继顺,朱自强;西昆仑北带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世界地质;2002年04期
10 李建华,张家声,单新建;西昆仑—西南天山地区断裂活动性研究[J];地质学报;2002年03期
11 周辉,储著银,李继亮,侯泉林,王志洪,方爱民;西昆仑库地韧性剪切带的~(40)Ar/~(39)Ar年龄[J];地质科学;2000年02期
12 姜耀辉,芮行健,郭坤一,贺菊瑞;西昆仑造山带花岗岩研究新进展[J];火山地质与矿产;2000年01期
13 肖文交,方爱民,李继亮,周辉,BFWindley,袁超,陈汉林,张国成;西昆仑造山带复式增生楔的构造特征与演化[J];新疆地质;2003年01期
14 高杰,侯满堂,金平,蔡分良;地物化综合手段在西昆仑地区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效果[J];陕西地质;2005年01期
15 袁超,孙敏,李继亮;西昆仑中带两个花岗岩体的年龄和可能的源区[J];科学通报;1999年05期
16 郝杰,刘小汉,方爱民,肖文交,B.F.Windley;西昆仑“库地蛇绿岩”的解体及有关问题的讨论[J];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10期
17 蔡分良;梁国祥;卢树新;;高精度磁测在西昆仑高寒山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中的应用[J];陕西地质;2005年02期
18 李兴振,尹福光;东昆仑与西昆仑地质构造对比研究之刍议[J];地质通报;2002年11期
19 张传林,董永观,赵宇,王爱国,郭坤一;西昆仑造山带中元古代火山岩地球化学——板块构造演化的证据[J];地质学报;2003年02期
20 蔡分良,姚铁,梁国祥;西昆仑叶尔羌河上游地区区域化探异常查证方法及找矿效果[J];陕西地质;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安;陈瑞君;;西昆仑-喀喇昆仑地区不同地体的沉积岩特征对比及其演化[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刘训;;新疆南部昆仑-喀喇昆仑地区的地质构造演化[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3 王有学;姜枚;熊盛青;薛典军;;西昆仑岩石圈的拆沉作用及其深部构造含义——地震层析成像及其航磁异常证据[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贵宾;高锐;萧序常;;横过西昆仑——塔里木剖面碰撞造山机制数值模拟[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曲军峰;张立飞;艾永亮;李旭平;周辉;王世炎;;西昆仑西段塔什库尔干蛇绿混杂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赵民;;西昆仑的最新地质信息[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17)[C];1988年
7 李秋生;高锐;卢德源;张之英;刘文;李英康;李敬卫;范井义;熊贤明;;西昆仑—塔里木—天山深地震测深剖面[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王军;金小赤;任留东;陈炳蔚;;西昆仑北坡克里阳剖面新生代沉积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9 焦生瑞;;青藏高原西北缘板块构造发展史[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构造地质·地质力学[C];1979年
10 高锐;黄东定;卢德源;钱桂华;李英康;匡朝阳;李德兴;冯如进;管烨;李秋生;;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西昆仑—塔里木接合带地壳细结构[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坤一;西昆仑造山带东段地质组成与构造演化[D];吉林大学;2004年
2 韩芳林;西昆仑增生造山带演化及成矿背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匡文龙;西昆仓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与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4 司家亮;青藏高原西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及扩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黎敦朋;青藏高原西北缘上新世—早更新世构造变形与高原隆升[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6 钱俊锋;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及演化[D];浙江大学;2008年
7 李海兵;阿尔金断裂带的形成时代及其走滑作用对青藏高原北部隆升的贡献[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文倩;原位X射线荧光扫描分析方法学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韩芳林;西昆仑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带及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李世杰;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隆升及与邻区对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4 田彬;塔西南新生代磨拉石建造及其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孟艳宁;青藏高原西部构造隆升的碎屑裂变径迹研究—对西昆仑山前盆地及札达盆地的剖析[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6 袁波;新疆西昆仑卡兰古、塔木铅锌矿地质特征和矿化富集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褚少雄;西昆仑及其邻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冯永玖;新疆西昆仑特格里曼苏铜矿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陈建波;新疆地震构造特征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8年
10 张芬芬;帕米尔东北缘乌泊尔地区新生代构造特征[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特约记者 郝晓红;西昆仑小勒布隆区调项目通过野外验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2 陈金凤;楚红;西昆仑找矿潜力巨大[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年
3 记者  于莘明;我国实现中比例尺地质填图全覆盖[N];科技日报;2005年
4 记者 郑少忠;西北地区地下水勘查获重大突破[N];人民日报;2000年
5 李彬;新疆拟投入巨资找矿[N];中国煤炭报;2009年
6 记者 李华;高科技手段提速我区地质找矿[N];新疆日报(汉);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