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人群高龋无龋儿童牙菌斑生物膜微生物组的构成分析
【摘要】:目的:本研究使DNA微阵列从种、系、型水平对封闭人群高龋和无龋儿童牙菌斑中微生物组进行分析,较全面认识微生物多样性与龋病发生的关系。方法:贵州省铜仁地区松桃苗族自治县牛郎镇封闭苗族30高龋儿童和20个无龋儿童的第一恒磨牙健康牙面混合菌斑采集并抽提总DNA,行1 6S rRNA特异性序列片段PCR扩增,产物经荧光素Cy3-dCTP标记后与基于1 6SrRNA寡核苷酸探针所制备的基因芯片,专用软件处理数据,聚类分析、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及卡方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检测到97个微生物种型或类群,分属于6个门,35个属。高龋组每一个体菌斑样本中微生物种型或类群的数量低于无龋组(P0.05)。(2)一些菌属和细菌在无龋组中的检出率或数量高于高龋组;(3)变异链球菌、远缘链球菌在高龋和无龋组中均无检出,内氏放线菌仅在无龋组中检出1例,乳杆菌仅在高龋组中检出1例。结论:封闭人群儿童牙菌斑的微生物组结构富有多样性,并可能与龋病发生相关,龋病可能是多种细菌共同作用的结果,支持菌斑微生态学说。
|
|
|
|
1 |
凌明玉;;句容市学校桶装纯净水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6期 |
2 |
刘伟强;崔银秋;张全超;周慧;朱泓;;克里雅河下游地区封闭人群常染色体基因座D5S818、D7S820和D13S317遗传多态性[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1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