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酸因子F-ATPase在体外生物膜中不同pH条件下的表达特点
【摘要】:目的:初步研究生物膜中耐酸因子质子移位膜ATP酶(membrane-bound protontranslocatingATPase,F-ATPase,)在体外口腔生物膜模型不同pH条件下基因水平的表达特点,探索F-ATPase在龋病发生中的调节作用和致病机理。方法:变异链球菌(S.mutans)UA1 59、血链球菌(S.sanguis)ATCC10556、远缘链球菌(S.sobrinus)ATCC33478、内氏放线菌(A.naeslundii)ATCC19246、粘性放线菌(A.viscosus)ATCC12104、口腔链球菌(S.oral)ATCC1 0557、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ATCC4356、奈瑟氏菌(Neisseria)1 00603八种口腔常驻细菌构建人工体外口腔生物膜模型,收集pH值为4、4.5、5、5.5、6、6.5、7混合细菌,提取RNA样本,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在不同pH条件下耐酸因子F-ATPase mRNA表达的特点。结果:混合菌生物膜pH为5和5.5环境时,F-ATPase基因表达量最高,然后依次是pH 6、6.5、4.5、7,在pH值为4时表达最低。结论:致龋菌依赖F-ATPase在低pH的环境中生长,环境中pH能影响耐酸因子F-ATPase的基因表达,其表达量可能与龋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
|
|
|
1 |
张悦贤,徐英春,陈民钧;从组织中分离出一株厌氧内氏放线菌[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年12期 |
2 |
张国驰;刘正;;常用口腔菌斑抑制剂对口腔粘性放线菌和内氏放线菌的作用[J];口腔医学研究;1991年02期 |
3 |
刘娅玲;胡涛;张静仪;周学东;;内氏放线菌尿素酶对牙菌斑生物膜酸碱平衡调节作用的初步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05年06期 |
4 |
张正仪,盛祖立,刘蔚,孙平,吴刚,陆瑛,祝焕明,严杰;镍铬合金析出的镍离子对内氏放线菌糖代谢和尿素代谢的影响[J];口腔医学;2005年04期 |
5 |
刘娅玲;胡涛;周学东;;尿素水解对内氏放线菌增殖及耐酸力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
6 |
郭斌;杨帆;贾岳;夏茜;周学东;;老年人根面菌斑内氏放线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型多样性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
7 |
赵丽娟;李文;郑燕;;内氏放线菌细胞壁成分诱导人成纤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1β、-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
8 |
刘娅玲;胡涛;张静仪;周学东;;影响内氏放线菌尿素酶活性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
9 |
杨德琴;刘天佳;亓庆国;付春华;庄姮;李颂;;变形链球菌临床株F-ATPase亚基基因uncEBF在mRNA水平的表达[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
10 |
陶丹英;冯希平;;口腔常见菌的尿素酶及其表达影响因素[J];口腔医学;2010年09期 |
11 |
梁景平;张国驰;李秉权;;琼脂双向扩散法在口腔放线菌鉴定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1988年02期 |
12 |
李炜玲;辛毅;赵丽娟;;内氏放线菌株ATCC 19246菌毛诱导成纤维细胞L929产生IL-1β,IL-6,TNF-α的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13 |
杨德琴;刘天佳;肖晓蓉;亓庆国;付春华;刘建国;;变异链球菌F-ATPase亚基β基因多态性及表达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7年08期 |
14 |
李明云;郭强;周学东;熊萍;贾向明;肖晓蓉;李伟;肖丽英;;口腔常见放线菌代谢组学鉴定的初步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
15 |
梁景平;刘正;张国驰;陆敏洁;;无龋根面和牙骨质龋菌斑菌丛的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1年03期 |
16 |
杨晓琼;邹静;;低龄儿童龋与其相关致病菌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
17 |
章锦才;张举之;;牙周细菌的相互作用及其意义[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9年06期 |
18 |
樊明文;;口腔天然菌群(一)[J];口腔医学研究;1990年01期 |
19 |
赵军;张任秀;郑元俐;;常用口腔修复材料表面细菌黏附的实验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09年05期 |
20 |
蒋寒青;肖晓蓉;杨美薷;康白;;健康青少年口腔正常菌群的初步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