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颌骨骨折Le Fort分类的改良补充方案
【摘要】:正目的:探讨上颌骨骨折 Le Fort 分类的改良原则和方案。材料和方法:以193例上颌骨骨折作研究样本。按 Le Fort 分类的Ⅰ型、Ⅱ型、Ⅲ型骨折,增加 Manson 分类的矢状骨折和牙槽突骨折,列出诊断条目。根据华特位片和 CT 片显示的骨折部位和骨折线走行,对研究样本进行条目诊断和统计分析。比较 Le Fort 分类和增加分类条目后的诊断覆盖率与未覆盖率。依据分析要素,提出对 Le Fort 分类的改良补充方案。结果:193例样本按例统计,符合 Le Fort 分类条目的单处骨折和多处骨折诊断率分别为29.54%和
|
|
|
|
1 |
田天;田野;董静梅;张学峰;;Le Fort Ⅱ Ⅲ型上颌骨骨折[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35期 |
2 |
张代杰,王勇,孙卫红;面中掀翻术治疗复杂Le Fort Ⅱ、Ⅲ型上颌骨骨折[J];口腔医学;2003年03期 |
3 |
杨辉,何家全,刘海鹏,阴金波,谭映徽;扩大Le FortⅠ型截骨入路在切除颅底肿瘤中的应用[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5年08期 |
4 |
尹林,刘宁,邢光前,张继生,张晓彪,陈宁;Le FortⅠ型截骨入路在颅底肿瘤切除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3年02期 |
5 |
陈志峰;蒋珏;董翔;姜虹;;术中保温对Le Fort Ⅰ型截骨术患者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10年02期 |
6 |
邹永巍,王战鑫,宿玉成;坚固内固定对Le FortⅠ型截骨术后骨稳定性的影响[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7 |
王宁;陈昆达;曹良菊;杨湛;;Le Fort-Ⅰ型截骨术配合坚固内固定技术在上颌骨骨折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
8 |
张晓彪,刘宁,邢光前,尹林,张煜,顾章瑜,黄新生;Le FortⅠ经上颌入路切除颅底肿瘤[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2年04期 |
9 |
王雷;肖金刚;孙黎波;夏德林;张力;周航宇;张磊;;Le Fort Ⅰ型骨切开术矫治陈旧性面中部骨折所致颌骨畸形的临床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年14期 |
10 |
郑海英;郭秀娟;侯雪阳;张磊;张思庆;李会;惠瑞宗;耿海霞;;改良数字化再定位导板和咬合导板辅助Le FortⅠ型截骨上颌骨精准定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1年32期 |
11 |
黄庆红;邝满元;王晓;王岐本;罗明英;;Le FortⅠ型截骨术定位平面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0期 |
12 |
高超;郑康;庄冬晓;黄峰平;戴正寿;;不同方式扩大经蝶入路与Le fort Ⅰ型上颌骨截骨术颅底中线部位的解剖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9年03期 |
13 |
王雨墨;李继华;;Le Fort Ⅰ型骨切开术鼻唇形态控制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20年12期 |
14 |
蒋金宏;曲卫国;李阳;于颖;;改良Le FortⅠ型截骨术+面中部植骨双颌手术矫治伴面中部凹陷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临床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21年10期 |
15 |
Sawh-Martinez R;Lin AM;DeSesa CR;赵泽亮;;顺时针和逆时针Le Fort Ⅰ移动对鼻唇形态的影响不同[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8年05期 |
16 |
徐昱婷;应王君子;王舒泽;李彪;王旭东;;上颌骨Le Fort Ⅰ型截骨前移后鼻唇部软组织变化的三维测量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年06期 |
17 |
侯敏;柳春明;张海钟;濮礼臣;卢彬;;Le Fort Ⅲ型截骨中位牵引成骨治疗成人面中份发育不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7年03期 |
18 |
娄新田;房兵;冯贻苗;沈国芳;吴勇;朱敏;张桦;;Le Fort Ⅰ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与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