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气温变化生态风险评估与调控对策

谭俊龄  张振鲁  石洪华  张苏平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环境的改变。日前,中美科学家通过合作研究指出,过去25年,我国东南部的快速城市化是导致该地区增暖速度比其他时期及地区快得多的原因(科学时报,作者:肖洁,2004.06.28)。20世纪的全球变暖在21世纪还将持续,随之而来的还有极端天气的连续出现,海平面的上升以及冰川和极地冰盖的撤退。很多科学家将20世纪全球变暖归因于显著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而人类在土地利用方面导致的变化,如城市化、森林砍伐和灌溉活动,也可以影响局地和区域气候,甚至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在一些特定的地区, 这些因素对局地和区域气候的影响可能与温室气体的作用一样大。目前尚不能确定这种气温变化对大尺度气候的影响范围,区分土地利用的影响和工业排放的影响是一个挑战性的工作,因为二者都能导致温度上升而昼夜温差下降,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根据崂山区域50年气温变化情况,绘制气温变化图,并进一步分析,提出以下调控对策:(1)进一步开展气温变化的研究(2)充分重视气温变化对生产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3)降低城市化可能造成的气候变化风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刁学贤;青岛近百年气温变化的统计分析[J];海洋预报;1996年03期
2 杨超梅;广西东南部近36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广西气象;1997年02期
3 黄崇福,刘新立,周国贤,李学军;以历史灾情资料为依据的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J];自然灾害学报;1998年02期
4 韩添丁,叶柏生,焦克勤;天山天格尔山南北坡气温变化特征研究[J];冰川冻土;2002年05期
5 何雨,杨月,贾铁飞;20世纪后期呼和浩特地区气温变化特点及其环境效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2年04期
6 易高流;雷电监测资料在雷击损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江西气象科技;2004年04期
7 史忠海;王国庆;余辉;姜越飞;荆新爱;李皓冰;;气温变化对黄河流域蒸发能力的影响[J];河南气象;2006年01期
8 高洪程;周明丽;娄德君;;大庆市近50a来的气温变化及突变分析[J];黑龙江气象;2006年02期
9 范一大;史培军;朱爱军;冀萌新;关妍;;中国北方沙尘暴与气候因素关系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06年05期
10 段春青;张世宝;邱林;陈晓楠;;基于遗传程序设计的作物干旱程度评估模型[J];节水灌溉;2008年01期
11 马荣;;和田市近30年来气温的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8年03期
12 刘丽;王晓红;;根河市近47年来气温变化特征[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1期
13 唐宝均;刘刚;;加油站雷击风险评估方法探讨[J];贵州气象;2009年04期
14 王小瑞;刘喜迎;;安阳市近58a气温及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年S1期
15 朱莱茵;许映军;崔维佳;顾卫;黄树青;;渤海湾西部沿岸地区气温特征的观测研究[J];气象科学;2009年05期
16 罗玉友;罗值贤;陈明远;;大方县近49a气温变化特征分析[J];贵州气象;2010年S1期
17 叶愈源;湖南近七十年来的气温变化特征与水稻生长期低温冷害的联系[J];地理研究;1986年02期
18 汤燕冰;;近40年浙江省气候变化的分析[J];科技通报;1993年04期
19 杨福安;;近六十余年四川省气温异常的初步分析[J];四川气象;1993年02期
20 周庆亮;北方大部降雨少 东部气温变化大——1997年10月[J];气象;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俊龄;张振鲁;石洪华;张苏平;;气温变化生态风险评估与调控对策[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谭俊龄;张振鲁;石洪华;张苏平;;区域气温变化生态风险评估与调控对策[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谭俊龄;张振鲁;石洪华;张苏平;;区域气温变化生态风险评估与调控对策[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张德汴;喻谦花;张明周;张睿;霍继超;陈光华;王娟;张亚静;王二虎;孟宪川;鲁建立;张欣;;开封、安阳市气温变化及异同和减缓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杨丽容;刘景涛;;钟山县50年的气温变化特征[A];2008年广西气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善芳;刘桂才;李树军;;潍坊市近49年四季季长及气温变化特征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7 杨艳超;高红燕;寇小兰;李晓廉;;华山近56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1年
8 刘正洪;黄诚;谢鹏;樊旋;;启东近半个世纪气温变化特征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江苏省气象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费冬冬;骆亚军;杨军;熊守权;郑炜;滕华超;陈磊;;近51年鄂西山地气温变化特征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10 黄远山;;探测环境与气温变化特征分析[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亚娟;洪水风险评估中多源信息融合及不确定性建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樊红芳;青藏高原现代气候特征及大地形气候效应[D];兰州大学;2008年
3 陈晓楠;农业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与技术[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4 季明霞;欧亚大气环流与地表气温之间的反馈和相互作用[D];兰州大学;2009年
5 李家启;基于LLS的重庆地区雷电活动规律及其风险评估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6 卓义;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内蒙古东部草原地区干旱灾害监测、评估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7 沈续雷;气候变化对大城市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牛强;局部人为热释放效应与气温变化关联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1年
9 王原;城市化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权瑞松;典型沿海城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娜;雷电危害风险评估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2 钟万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参数研究与模型设计[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3 陈红;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黑龙江省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素艳;北方冬小麦干旱风险评估及风险区划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辛慧慧;离石气温变化及城市化影响初步分析[D];山西大学;2011年
6 郭瑜;河南省近49年来降水和气温变化特征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7 吴滨;福建省50年气候变化特征[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8 赵春雨;辽宁省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9 杨重一;黑龙江省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分析及其气候变化响应[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10 白晶;秦岭南北气候变化特征及人为驱动力差异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慧;奥运气象服务效益和风险评估启动[N];中国气象报;2006年
2 徐庆超编译;哥大主导美东北城市气候风险评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 张诒年;夏耕:依据气温变化供暖[N];中国气象报;2009年
4 记者师巧梅;元旦期间我区天气晴好[N];新疆日报(汉);2008年
5 特约记者 郭继萍;全疆大部无风雨中秋宜赏月[N];阿克苏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宋开文;市民揣测原因,气象专家作解答[N];四川日报;2009年
7 记者严存义;我省出现大范围沙尘天气[N];甘肃日报;2003年
8 赵懋忠;做好生态大文章[N];中国气象报;2004年
9 记者 林琳;加强农业气象与生态业务轨道建设[N];中国气象报;2005年
10 本报特派记者 杨勇杰;北极冰盖在缩小[N];深圳商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