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随机波分析方法,由协方差矩阵的循环嵌套技术,对美国国家浮标44008站2003年1至3月的三次大风过程进行风浪谱分析。以实测平均谱为靶谱,对随机波面进行模拟。得到模拟波面估计谱与实测谱极为相近,谱峰及谱峰频率都基本一致。说明利用模拟波面研究海浪具有代表性,它可以反映实测海浪的特征。利用Longuet-Higgins(1983)模型计算波高-周期联合概率密度分布,得到变换高斯过程计算的波高与周期联合分布与实测情况基本相同,更好地描述了波高-周期联合概率密度分布。
|
|
|
|
1 |
康万军;陈汉宝;唐文帅;;潜堤次生波波高规律的试验研究[J];水道港口;2009年05期 |
2 |
丰鉴章;年极值波高的分布特点及其频率曲线的选配[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3年06期 |
3 |
刘文通;波浪周期对海洋建筑物的影响[J];海岸工程;1998年03期 |
4 |
汪炳祥;;关于深水风浪的波高计算问题[J];海洋科学进展;1987年04期 |
5 |
黄培基,陈雪英,刘新安;未破碎变浅随机海浪的波高统计分布[J];黄渤海海洋;1999年01期 |
6 |
蒋德才,张大错;海浪单过程的数值模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1期 |
7 |
余宙文,邵福源;海浪要素统计分布研究进展[J];海洋通报;1984年06期 |
8 |
刘新安,黄培基;用波面高度分布的非正态特征反演非线性随机海浪[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4年03期 |
9 |
李陆平,徐龙;海浪资料的平滑和海浪谱谱矩估计[J];海洋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
10 |
陈俊昌,王文质;数值模拟波浪的外观海浪谱[J];热带海洋学报;1982年02期 |
11 |
邵福源,余宙文;海浪显著波峰高度的分布[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4年06期 |
12 |
董吉田;陈雪英;;波列中随机波高和周期的数值模拟[J];海洋科学进展;1986年01期 |
13 |
张大错,蒋德才;FFT在海浪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2年03期 |
14 |
丁千龙,曾永明,王江伟;西沙海区波浪特征分析与预报[J];海洋通报;2000年03期 |
15 |
丁干龙;南沙海区风浪分析与计算[J];海洋科学;1992年05期 |
16 |
黎满球,陈俊昌;由模拟波面统计分析波高-周期联合分布[J];热带海洋;1996年03期 |
17 |
侯一筠;非线性海浪波面与波高的统计分布[J];海洋与湖沼;1990年05期 |
18 |
刘新安,黄培基;偏态海浪过程的数值模拟[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1年04期 |
19 |
李冬;;随机波对直立堤作用的准线性模式及试验研究[J];海岸工程;1989年03期 |
20 |
汪炳祥;两参量的海面阻力系数模式的探讨[J];海洋与湖沼;199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