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崇明东滩植被群落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摘要】:长江口崇明东滩是海与陆交汇的特殊地带。植被是其主要地物类型之一,它是反映崇明东滩生态环境变化重要而又敏感的指标因子。遥感技术应用于大规模、大尺度的湿地植被调查中,具有宏观、同步、动态的优势。利用1992~2007年四景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对崇明东滩植被群落进行了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数据、20世纪50~80年代航片植被解译成果以及历史资料数据,在Arc GIS 9.2平台上对长江口崇明东滩植被群落的时空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60年期间的东滩植被群落时空分布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前,分布在岸堤外侧自然状态的植被群落随着潮滩的淤涨向海域方向不断延伸,植被带宽平均约为50m;20世纪80~90年代,植被群落面积大幅度下降,90年代初期,由于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入侵和其迅速蔓延,植被分布呈现出高程梯度分布的特征;进入20世纪以来,长江口入海泥沙不断减少,人工促淤工程增多,围垦强度加大,目前,崇明东滩潮滩植被群落进入了新的塑造期,到2007年互花米草群落面积已占全部植被群落面积的38%,逐渐成为崇明东滩的主要植被群落。
|
|
|
|
1 |
王云龙;倪勇;李长松;朱江兴;庄平;张涛;;上海鱼类新记录──日本海马[J];海洋渔业;2006年01期 |
2 |
李世华,牛铮,李壁成;NPP过程模型遥感驱动因子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03期 |
3 |
吴晓莉,赵纯勇,杨华;重庆市沙坪坝区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4 |
林辉;熊育久;万玲凤;莫登奎;孙华;;湖南省MODIS遥感植被指数的时空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3期 |
5 |
郑小慎;林培根;;基于TM数据渤海湾叶绿素浓度反演算法研究[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
6 |
方涛;李道季;李茂田;邓爽;;长江口崇明东滩底栖动物在不同类型沉积物的分布及季节性变化[J];海洋环境科学;2006年01期 |
7 |
吴春波;刘瑶;江辉;;鄱阳湖区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J];人民长江;2006年06期 |
8 |
刘海华;李玉宝;;1993-2003年间温州沿海互花米草变迁[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
9 |
李琳;谭炳香;冯秀兰;;北京郊区植被覆盖变化动态遥感监测——以怀柔区为例[J];农业网络信息;2008年06期 |
10 |
虞快;;上海崇明东滩的小天鹅[J];大自然;1992年01期 |
11 |
张东;杨明明;李俊祥;陈小勇;;崇明东滩互花米草的无性扩散能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12 |
吴云龙;美国遥感技术教育现状[J];东海海洋;1983年04期 |
13 |
王艳艳,杨明川,潘耀忠,朱文泉,龙中华,刘旭拢,顾晓鹤;中国陆地植被生态系统生产有机物质价值遥感估算[J];生态环境;2005年04期 |
14 |
周淑琴;吴发启;荆耀栋;;毛乌素沙地南缘植被覆盖度动态监测——以陕西省靖边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
15 |
韩兰英;王宝鉴;张正偲;万信;杨永顺;;基于RS的石羊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动态监测[J];草业科学;2008年02期 |
16 |
谢晋;高晓佳;马喆;;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植被覆盖状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年01期 |
17 |
况润元;周云轩;李行;田波;;崇明东滩鸟类生境适宜性空间模糊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3期 |
18 |
董斌;吴迪;宋国贤;谢一民;裴恩乐;王天厚;;上海崇明东滩震旦鸦雀冬季种群栖息地的生境选择[J];生态学报;2010年16期 |
19 |
王植;刘世荣;孙鹏森;郭志华;周连第;;基于NOAA NDVI研究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植被春季物候变化[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10期 |
20 |
张玉波;王梦君;李俊清;;生态保护项目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