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玉成赵云鹏  
【摘要】:由于野生海产品产量逐年萎缩,为了满足水产品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走"海洋牧场化"道路。目前深水网箱养殖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但由于深水区域浪高、流急,网箱系统必须有抵抗大浪、强流的能力。深水抗风浪网箱系统水动力特性研究相当关键。对抗风浪网箱水动力特性研究中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重力式网箱在波浪和水流作用下的水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玉成,崔丽芳,于洋,滕斌;平缓岸滩上规则波的破碎条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2 邹志利;含强水流高阶Boussinesq水波方程[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0年04期
3 秦崇仁;改进的系列模型延伸法及其在航道淤积研究中的应用[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2年06期
4 王言英,阎德刚;自升式海洋平台波浪荷载谱计算[J];中国海洋平台;1995年02期
5 邹涛,刘秀梅,叶风娟;天津沿岸海浪特征及分析[J];海洋预报;2002年04期
6 陈国平,左其华,黄海龙;波浪作用下大尺径圆柱周围局部冲刷[J];海洋工程;2004年01期
7 冯守珍,胡光海;水深测量误差成因分析[J];海岸工程;2004年02期
8 孟祥东,李瑞杰,刘军晓,王厚杰;青岛海区近岸工程波高的数值计算——青岛小麦岛污水处理厂工程应用[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9 张海文,陶建华;近岸波、流作用下结构物附近海岸演变的数值模拟[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0年01期
10 曾连荣;;海浪探秘[J];科学24小时;2007年12期
11 李玉成,缪国平,王永学;第六届国际近海及极地工程会议概况[J];港工技术;1996年03期
12 李玉成,缪国平;中国海洋水动力学的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平台;1996年06期
13 王亮,李瑞杰;水下圆形浅滩附近波浪绕射的计算[J];海岸工程;1999年03期
14 杨世伦;风浪在开敞潮滩短期演变中的作用——以南汇东滩为例[J];海洋科学;1991年02期
15 潘锦嫦;利用船舶报的资料分析海区波(风)况的方法探讨[J];中国海洋平台;1996年04期
16 肖延明;马来西亚砂捞越州沿岸波浪实测资料的应用[J];港工技术;2002年01期
17 沙伟,石少华,沈全福;威马逊台风对长江口海域波浪及海洋工程的影响[J];海洋预报;2003年02期
18 郭大本;;海啸及其预警系统[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6年01期
19 S.Saravanan;N.Chandrasekar;C.Hentry;M.Rajamanickam;J.Loveson Immanuel;P.Siva Subramanian;;印度塔米尔那杜地区堪雅库玛里与奥瓦利之间海岸区域海啸灾后评估——事例分析(英文)[J];地学前缘;2009年06期
20 王乃敏;;国内外波浪仪器发展概况[J];海洋技术;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成;赵云鹏;;深水抗风浪网箱水动力学特性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曹先凡;秦延龙;聂冬;孙建伟;孙昭晨;;海底管道冲刷的数值模拟[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蔡烽;刘启林;缪泉明;;双峰谱海浪的数值模拟技术研究[A];2007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马玉祥;董国海;张威;;深水波列调制演化的实验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5 马昕;李明明;赵栋梁;;降雨对海面粗糙度和波浪成长实验的初步分析[A];“海洋动力过程与天气、气候变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张金善;章卫胜;孔俊;;波浪潮流泥沙数值模拟计算中的基本问题探讨[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7 刘臻;史宏达;刘娅君;;沉箱防波堤兼作振荡水柱波能发电装置的设计与研究[A];第二届全国海洋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耿宝磊;郑宝友;张慈珩;栾英妮;;消波筐消波能力改进的试验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9 张衍涛;冯春健;蒋习民;;埕岛中心二号生活平台振动治理[A];渤海湾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论文集(第十三集)[C];2008年
10 唐学远;孙波;张向培;王帮兵;;GLIMMER冰盖模式的二维冰流简化[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臻;岸式振荡水柱波能发电装置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孙健;海湾、近岸海域水交换研究的关联矩阵方法及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3 刘华兴;被动声学测波新方法的实验研究及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饶永红;河口海岸工程模型试验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韩艳;海底管线的冲刷与导流防护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崔利民;X波段雷达海浪与海流遥感机理及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7 黄燕;碟形越浪式波能发电装置的水动力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赵曦;海啸波生成、传播与爬高的数值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李孟国;海岸河口水动力数值模拟研究及对泥沙运动研究的应用[D];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
10 刘娅君;碟型越浪式波能发电装置的系统设计及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育丰;波浪与摆式发电装置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李景阳;粉土海床波流作用下海底管道稳定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郭清平;天津市滨海近岸流浪潮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孙未未;大亚湾核电站海域三维分层潮流场和物质场数值模拟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颜秀花;乳山海域波流条件下的悬移质浓度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韩丹岫;黄东海悬浮物浓度垂向分布的统计分析与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6年
7 陈义中;黄海东海环流和长江冲淡水季节连续变化的数值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莹;烟台东部近岸海域沉积动力学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张宗坤;河口水域盐水入侵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东亮;海浪方向谱的阵列测量方法研究[D];国家海洋技术中心;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秋凌;法国科学家解开死水效应之谜[N];中国海洋报;2008年
2 海涛;研究海洋动力灾害过程的学者[N];科技日报;2005年
3 记者 赵晖;三维技术带我们感受海洋世界[N];天津日报;2009年
4 况吉;我国首个仿真海洋实验室在沪试运行[N];中国水运报;2008年
5 记者 徐敏;首个“仿真海洋”实验室试运行[N];解放日报;2008年
6 记者 陈洪镔 通讯员 吴素玉;海洋气象将实现全天候立体监测[N];汕头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禾;潮汐能:永动着的可再生能源[N];科技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