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潘怡孙伟振赵玲  
【摘要】:正精对苯二甲酸(PTA)是生产聚酯(PET)的主要原料。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对聚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PTA 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 PTA 的生产主要是通过对二甲苯(PX)高温液相催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施祖培;对苯二甲酸生产技术现状及展望[J];合成纤维工业;1994年05期
2 杨学萍;对二甲苯氧化制对苯二甲酸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04年06期
3 谭杰;PX氧化工艺的发展方向[J];合成纤维工业;2005年05期
4 吴鑫干;何斌鸿;王艳辉;张旭东;阳卫军;;精对苯二甲酸生产技术的进展[J];石油化工;2005年01期
5 王净;田晶;许建和;高鹏;;生物转化对二甲苯生成对苯二甲酸的初步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6年05期
6 邢建良,曾崇余,任晓乾;对二甲苯富氧氧化的研究及工业化试验[J];合成纤维工业;2004年03期
7 王勤波;陈筱金;李希;徐海波;;进气氧浓度对PX氧化反应器的影响[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5年04期
8 包;;对二甲苯市场供需态势[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4年07期
9 王勤波,李希,谢刚,成有为,代伟;对二甲苯氧化反应器冷凝器模拟[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08期
10 毛舜元;周为众;季云龙;阮锦范;;用GC—MS法分离与鉴定对二甲苯氧化残渣[J];金山油化纤;1982年02期
11 陈彰明;黄当睦;何玉莺;陈福星;;甲苯羰基化研究[J];石油化工;1988年12期
12 范振鲁,徐世昌,王纪孝,吴少敏;精制对苯二甲酸工艺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5年10期
13 徐亚蓉;郑裕国;沈寅初;;微生物法生产对苯二甲酸进展[J];工业微生物;2006年02期
14 吴鑫干,何斌鸿,王艳辉,张旭东,阳卫军;高纯度对苯二甲酸的生产技术进展[J];现代化工;2005年01期
15 何珊珊,米镇涛,王新生,杨晓霞,宋卫,耿安利;对二甲苯合并氧化工艺及动力学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5年02期
16 ;国外简讯[J];江苏化工.市场七日讯;1974年02期
17 王勤波,谢刚,李希,徐海波;对二甲苯氧化过程控制步骤分析[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4年04期
18 金宏兵;DMT生产中2号酯化反应塔改造初探[J];聚酯工业;1995年01期
19 韩金玉;董洋;方健;魏文英;毛炜;;对苯二甲酸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7年01期
20 胡敏鑫;;提高对苯二甲酸生产效益途径的探讨[J];石油化工;198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怡;孙伟振;赵玲;;对二甲苯液相催化氧化动力学模型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7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成有为;李希;;对二甲苯(PX)氧化工艺的比较与剖析[A];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袁娜;乔俊琴;练鸿振;;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对苯二甲酸工业残渣中的九种相关物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周立进;王磊;曾崇余;;我国精对苯二甲酸生产和研究进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张春荣;张惠;苏冬妹;;单氯代邻二甲苯液相氧化制取单氯代苯酐[A];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建新;肖翔;朱伟;;不同操作方式下对二甲苯的氧化反应[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7 苑广志;唐萍;田晶;崔东波;许国旺;;高效液相色谱用于生物催化法生产对苯二甲酸中菌种的筛选[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下册)[C];2005年
8 施子峰;仲卫涛;王武谦;张余岳;叶效锋;;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间歇酯化反应过程的模型化与优化[A];过程系统工程2001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孙绪江;;1,4-环己烷二甲醇合成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精细化学品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谢刚;代伟;李希;;烃类氧化蒸发反应器的模拟与比较[A];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霞;中纯度对苯二甲酸残渣回收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杨长生;TPA生产中相关体系物性数据的测定及高温高压粘度仪的研制[D];天津大学;2003年
3 张英;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过程工业数据挖掘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姜权;金属卟啉醋酸钴对空气氧化对二甲苯反应的复合催化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班大明;含硫芳基聚膦酸酯的合成及其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阻燃改性中的应用[D];四川大学;2004年
6 杨期勇;水解酸化—颗粒填料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涤纶碱减量废水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7 陈珍霞;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网络结构材料的合成及表征[D];复旦大学;2007年
8 郝红;PLLA及其共聚物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9 吴君臣;功能性胆甾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分子组装及对环境的响应能力[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徐欧官;芳烃联合装置芳烃转化过程建模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海波;CTA熟化和反应结晶规律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张小燕;金属卟啉醋酸钴复合催化空气氧化对二甲苯反应动力学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丁海兵;粗对苯二甲酸结晶过程的研究与模拟[D];天津大学;2004年
4 安美英;对二甲苯液相氧化副反应过程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姚光源;七氟菊酯的合成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高丽君;PA12T、PA12I及其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D];郑州大学;2003年
7 任明;PTA生产废渣中苯羧酸的分离回收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徐克文;金属卟啉催化空气氧化对二甲苯制备对甲基苯甲酸和对苯二甲酸[D];湖南大学;2005年
9 范振鲁;粗对苯二甲酸精制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刘会武;粗对苯二甲酸精制离心过滤洗涤过程的实验和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陆晓辉;外资抢占市场 对二甲苯惊现价格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2 王伟 刘梅林;对二甲苯产量 列集团公司第一[N];中国石化报;2011年
3 刘宏鹏;百万吨级芳烃联合装置开工[N];中国化工报;2008年
4 饶兴鹤;亚洲新增PTA产能1/3开工不足[N];中国化工报;2006年
5 余双人;PTA企业陷入无利可图困境[N];中国化工报;2008年
6 华信;对苯二甲酸市场压力渐增[N];中国化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何鹏;对二甲苯或将重返上升通道[N];中国化工报;2011年
8 梅相银;“三苯”一季度价格将小幅走低[N];中国石化报;2007年
9 夏前龙;百万吨大芳烃项目通过设计审查[N];中国化工报;2008年
10 刘宏鹏;中国石油百万吨芳烃项目在乌开工[N];中国石化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