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中国林蛙潜在致病菌的分离鉴定
【摘要】:正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过量捕捉和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中国林蛙野生资源日益减少,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为易危(V)物种。07年秋冬,秦岭北坡大峪水库周边地区分布的野生中国林蛙发生大面积死亡。本研究针对此现象,分离鉴定了患病林蛙的病原微生物,发现其体内存在五种条件致病菌,分别属于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Pseudomonas)、黄杆菌(Flavobacterium)、红球菌
|
|
|
|
1 |
;人工养殖中国林蛙[J];技术与市场;1999年09期 |
2 |
刘学龙,梁晚枫;中国林蛙“红腿病”病原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2005年10期 |
3 |
成长勇;陶峰;郁正军;缪建海;;中国林蛙养殖技术[J];专业户;2001年02期 |
4 |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大有可为[J];饲料工业;2003年04期 |
5 |
于洪贤,朱世兵;中国林蛙集约化人工养殖及越冬技术研究[J];水利渔业;2003年01期 |
6 |
冯秀春,王洪涛;中国林蛙的野生生存环境对人工养殖的启示[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4年06期 |
7 |
车轶,崔勇华,汪效秋,陈松乐;中国林蛙南移养殖技术[J];生物学通报;2000年12期 |
8 |
蒋朝光,吴千红,经佐琴;中国林蛙蝌蚪期营养要求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
9 |
王寿兵,屈云芳,经佐琴,蒋朝光,吴千红;中国林蛙幼体适宜生存环境的探讨[J];动物学杂志;1997年01期 |
10 |
孙实群,周勤;中国林蛙室内浅水越冬试验[J];黑龙江水产;2003年04期 |
11 |
于洪贤,蒋超;中国林蛙人工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年02期 |
12 |
高燕玲;甘肃中国林蛙血清、眼晶状体蛋白和乳酸脱氢酶的多态性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13 |
高燕玲;甘肃部分地区中国林蛙秋季种群结构的研究[J];草原与草坪;1995年02期 |
14 |
车轶;崔勇华;陈松乐;汪效秋;;中国林蛙越冬管理与繁殖技术[J];适用技术之窗;1999年06期 |
15 |
许建平;南方养殖中国林蛙技术[J];内陆水产;2003年03期 |
16 |
王慰慰;王星;白秀娟;;人工养殖中国林蛙的越冬模式[J];新农业;2010年03期 |
17 |
徐秋华,朴正吉,张永虎;中国林蛙体温调节的基本特征[J];特产研究;1996年02期 |
18 |
高士凤;夏远峰;;中国林蛙[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1996年01期 |
19 |
车轶;中国林蛙常见病防治[J];水产养殖;2000年06期 |
20 |
余继升;中国林蛙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