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植物小G蛋白Rop6在根瘤菌共生信号转导中作用机理的研究
【摘要】:正在高等动、植物中存在着大量的小G蛋白(一般分子量在20-40 kDa之间),具有GTPase酶活性,几乎参与和调节所有的细胞生命活动。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分离到与结瘤因子受体激酶NFR5相互作用小G蛋白Rop6。在模式豆科植物百脉根中,结瘤因子受体NFR5是组成型表达,当受到根瘤菌(产生结瘤因子)感染时必然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NFR5将结瘤因子信号传递下去。利用RT-PCR检测百脉根Rop6基因的表达是否受结瘤因子的诱导。
|
|
|
|
1 |
D.R.Morris;赵静安;;根瘤菌株系对大豆叶片~(15)N转移的影响[J];核农学通报;1985年02期 |
2 |
谢应先,陈婉华,徐晶,陈廷伟;根瘤菌与小麦共生结瘤的固氮酶活性及其固氮作用初报[J];土壤肥料;1991年01期 |
3 |
李慧荃,吴观以,汪洪钢;VA菌根对四种国产磷矿粉的利用研究[J];土壤肥料;1991年04期 |
4 |
王素英;;稀土元素使大豆增产效应初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
5 |
崔明学,张成刚,靳素英,张晓东,李明祺,李宁,蔺继尚;xylE基因用于监测根瘤菌在土壤中存活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6年03期 |
6 |
曹有龙,高晓原,罗青,戴治稼,贾勇炯,陈放,陈晓斌;人工诱导根瘤菌(ORS-571)与高粱结瘤共生固氮研究[J];宁夏农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7 |
韩素芬,张福海,邓振宇;诱导杨树结瘤固氮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8 |
范富;张庆国;张永亮;陆景伟;邰继承;何凤艳;;施肥对紫花苜蓿根瘤的影响[J];农业网络信息;2006年07期 |
9 |
张雷;;俄罗斯根瘤菌对大豆黑河17号的增产效果[J];耕作与栽培;2006年04期 |
10 |
王振宇;郭晓芳;王海磊;刘国生;;根瘤菌吸氢基因种间转移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
11 |
高亚梅;韩毅强;汤辉;孙东梅;王彦杰;王伟东;;根瘤菌基因组内简单重复序列的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
12 |
于芳;韩梅;韩晓日;肖亦农;林荣峰;;标记基因技术在根瘤菌研究中的应用[J];土壤通报;2010年03期 |
13 |
高晓杰;刁治民;范建平;;青海胡卢巴根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
14 |
徐琳;石建锋;;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河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
15 |
陆民华;根瘤菌剂的生产及其在南方几省的使用经验[J];土壤通报;1965年03期 |
16 |
;检验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效应的新方法[J];内蒙古农业科技;1975年05期 |
17 |
;固氮能力最强的根瘤菌[J];福建农业科技;1981年03期 |
18 |
孙继文;大豆拌根瘤菌成本低产量高[J];新农业;1981年01期 |
19 |
李志超;;充分发挥根瘤固氮的作用[J];农业科技通讯;1981年05期 |
20 |
D·R维恩兹;葛建亚;;苜蓿无效氮固定特性[J];草原与草坪;198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