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多层膜的重离子辐照效应研究
【摘要】:正反应堆材料长期工作于苛刻的环境中,结构材料焊接界面处原子扩散引起的成分偏析和相变等,可使材料的化学稳定性降低,严重影响反应堆的运行安全。重离子辐照与中子辐照对材料结构和性能影响的相关性决定了利用重离子辐照模拟中子辐照的方法研究辐照对材料组织、结构、力学等的影响是可行的。本工作选择Fe/Cu、Fe/Nb多层膜为研究对象,研究重离子辐照引起的界面两侧原子扩散及相变现象。
|
|
|
|
1 |
魏孔芳;王志光;;用离子辐照模拟研究反应堆结构材料中金属/金属界面原子扩散行为[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6年02期 |
2 |
叶长源;不锈钢的中心反应性效应研究[J];核动力工程;1986年02期 |
3 |
戴振宏;陈迎;木下;西浦廉正;贾慧敏;;氙原子沿着UO_2核燃料位错线的运动行为(英文)[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11年01期 |
4 |
陈波;李新喜;黄朝强;;CoFeV/TiZr复合薄膜材料的极化中子反射实验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7年01期 |
5 |
丁松涛,陈宗礼;布基球C_(60)光限制效应研究进展[J];激光技术;1997年06期 |
6 |
魏孔芳;;Fe/Cu多层膜中快重离子辐照效应研究(英文)[J];IMP & HIRFL Annual Report;2008年00期 |
7 |
;射线探测技术与装置[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8年02期 |
8 |
刘显坤;郑洲;兰晓华;;中子超镜技术及应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0年10期 |
9 |
崔明启;北京同步辐射装置软X射线光学实验站进展[J];物理;1996年02期 |
10 |
崔明启,崔聪悟,黎刚,易荣清,孙可煦,杨家敏,温树槐;北京同步辐射 3B1 束线软 X 射线光源及探测器灵敏度标定[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7年04期 |
11 |
李锐鹏;范荣;刘科;徐朝银;盛六四;潘国强;;NSRL衍射和散射站的性能及在材料科学中的典型应用[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Z1期 |
12 |
陈波;黄朝强;李新喜;;中子反射数据分析技术[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7年01期 |
13 |
林景全,陈波,尼启良,曹健林,周忠源;激光等离子体软X射线源靶材的选择及特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8年03期 |
14 |
W.H.Henry;武全德;;X-射线低辐照率的产生[J];国外计量;1976年02期 |
15 |
崔明启,黎刚,崔聪悟,唐鄂生,易荣清,孙可煦;北京同步辐射装置软X光束线通量谱的绝对测量与计算[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96年09期 |
16 |
李韡;日本原研成功将热中子束的强度提高6倍[J];国外核新闻;2003年08期 |
17 |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6年第24卷总目次[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6年06期 |
18 |
李天富;陈东风;刘蕴韬;;中子反射技术及其在薄膜材料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材料进展;2009年12期 |
19 |
张向阳;田利军;;核孔膜辐照束流控制系统[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9年00期 |
20 |
翟爱斌;崔志同;吴宏志;陈向跃;聂鑫;孙蓓云;;单片机传输系统EMP损伤效应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0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