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吴宜灿黄群英刘松林陈红丽柏云清宋勇汪卫华郑善良李春京吴庆生朱志强盛六四万发荣巨新单以银杨洪广朱升云谢波秋穗正吴宏春蒋利军  
【摘要】:正包层是聚变能走向应用的核心技术载体,集氚增殖、能量提取与转换、辐射屏蔽等功能为一体的部件,而液态锂铅包层因其独特的高氚增值比、在线取氚和换料、兼顾技术可行和未来潜力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国际重视。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闫淑敏;法国批准将卡达拉奇作为ITER候选场址[J];国外核新闻;2003年03期
2 卜灵;日本举行群众大会促进ITER建在日本[J];国外核新闻;1997年08期
3 汪京荣;核聚变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J];稀有金属快报;2002年10期
4 闫淑敏;欧盟决定将法国卡达拉奇作为ITER计划欧洲候选场址[J];国外核新闻;2003年12期
5 李韡;原子能委员会对ITER计划做出结论[J];国外核新闻;1999年04期
6 张炎;加拿大决定退出ITER项目[J];国外核新闻;2004年01期
7 崔正英,曹建勇,毛维成,周艳,潘宇东,徐德明,钟光武,姚良骅,丁玄同,刘永;ITER数据库和HL-1M装置等离子体约束特性[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4年02期
8 邓柏权,彭利林,严建成;ITER的靶丸加料计算(英文)[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3年04期
9 刘云娇;德国为ITER聚变堆推荐候选场址[J];国外核新闻;1994年09期
10 李韡;日本原研所成功开发出用于ITER的超导线圈[J];国外核新闻;1997年11期
11 卜灵;日本原子能研究所成功地制造了ITER真空室[J];国外核新闻;1998年06期
12 哈琳;为聚变堆的将来进行关键性的谈判[J];国外核新闻;2001年12期
13 卜灵;日本财政改革委员会审查“文殊”快堆、PNC、ITER项目[J];国外核新闻;1997年10期
14 梁慧丽;欧盟关于核聚变计划的五个方案[J];国外核新闻;1997年09期
15 岳宏;未来动力核聚变[J];中国青年科技;2003年02期
16 赵君煜;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J];物理;2004年04期
17 邓柏权,彭利林,严建成,王晓宇;改善芯部加料效率的新机制研究[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5年01期
18 李国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及标准化现状简介[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09年01期
19 董芳芳;邓瑞源;杨华庭;;ITER非中国采购包标准状况调研[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09年03期
20 彭晓炜;龚学余;刘文艳;刘燕;黄千红;李新霞;;ITER中的电子回旋波电流驱动模拟[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宜灿;黄群英;刘松林;陈红丽;柏云清;宋勇;汪卫华;郑善良;李春京;吴庆生;朱志强;盛六四;万发荣;巨新;单以银;杨洪广;朱升云;谢波;秋穗正;吴宏春;蒋利军;;中国液态TBM的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冯开明;黄锦华;张国书;胡刚;栗再新;王晓宇;袁涛;陈志;;ITER HC-SB实验包层设计研究进展[A];第一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覃世军;宋云涛;姚达毛;李格;曹磊;周自波;鲍立曼;;ITER遥控部件转运车双密封门运动学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7册)[C];2009年
4 王龙;;ITER计划和磁约束聚变的进展[A];中国真空学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王红艳;吴宜灿;汪卫华;刘松林;柏云清;宁全利;汪太平;FDS热工课题组;;FDS/ITER实验包层模块(TBM)的研究发展[A];第一届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吴宜灿;曾勤;党同强;应栋川;邱岳峰;杨琪;胡丽琴;FDS团队;;ITER中子学分析研究进展[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吴宜灿;;聚变反应堆研究进展与ITER包层实验计划[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朱志强;黄群英;吴宜灿;高胜;陈雅萍;凌新圳;陈云龙;FDS团队;;中国聚变堆用液态锂铅合金实验回路研发进展[A];第四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万元熙;;磁约束核聚变进展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A];第十六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刘虓瀚;兰礼;李初;王强;曾军;刘艺琴;罗小兵;;中子通量监测器在ITER装置中的原位中子学计算[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秀清;机电液耦合的搬运机械手虚拟样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王开松;多工况下ITER中心螺管馈线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动力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3 唐涛;锂基陶瓷基态与缺陷性质的第一原理计算及硅酸锂中氘行为的实验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0年
4 马海德;中国和秘鲁中学文学课程中逃避文学和干预文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超;ITER屏蔽块的热流体和热应力计算[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朱戈;ITER屏蔽包层导流管管型分析及水力计算[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冯昌乐;ITER中子屏蔽块结构塑性极限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4 邵珠振;ITER中子屏蔽结构的设计与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5 徐杨;多工况下ITER中子屏蔽块的结构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6 傅丽莹;ITER纵场磁体超导馈线系统线圈终端盒的设计与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7 董标;ITER极向场磁体馈线系统的分析与优化[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晨;ITER纵场磁体馈线系统超导母线支撑的设计与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9 闫慧博;ITER屏蔽包层的热工水力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陈兆杰;ITER校正场过渡馈线真空隔断设计与分析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垠;ITER组织理事会首次在华召开[N];大众科技报;2010年
2 记者 韩士德 陈磊;ITER组织第六届理事会在中国召开[N];科技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将辉;“ITER计划”瞄准永久解决能源困境[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毛文波;ITER距法国还有多远?[N];科技日报;2003年
5 王俊鸣;让ITER早日造福人类[N];科技日报;2004年
6 董映璧;俄罗斯:ITER计划的重要参与者[N];科技日报;2004年
7 魏忠杰;参与ITER计划对中国有重要战略意义[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8 记者 顾钢;ITER项目经费暴涨面临下马危险[N];科技日报;2010年
9 记者 葛进;ITER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日召开[N];科技日报;2009年
10 陈超;人造太阳就要升起来了[N];科技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