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堆芯Cherenkov辐射测量脉冲堆核功率的方法研究

缪正强  杨军  王应林  叶龙春  熊旭亚  李忠良  赵相峰  
【摘要】:研究了脉冲堆堆芯冷却水中 Cherenkov 光来源于裂变γ射线在堆芯附近产生的次级电子的 Cherenkov 效应。研究了用 GD40光电管在堆芯外探测功率下的光辐射强度与脉冲堆核功率的关系。实验数据和计算表明:堆芯外测量点 Cherenkov 辐射强度与脉冲堆核功率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且探测器输出信号信噪声较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任丽;邱睿;曾鸣;李君利;邵贝贝;;FLUKA在上海光源增强器束流损失监测系统模拟中的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2 牟艳红;付鹏涛;章剑华;杨朝文;;中子诱发TNT中轻核素反应的混合γ能谱模拟[J];核技术;2011年06期
3 孙发力;夏晓彬;张志宏;吕晓雯;;用于测量放射性气溶胶β射线的Phoswich探测器的蒙特卡罗模拟[J];核技术;2011年08期
4 杨尊勇;谢超美;王晓影;徐家云;姚振强;姚茂莹;王明秋;;用于中子单色器镶嵌分布测量的γ衍射装置的调试方法[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1年05期
5 谢文雄;龚建;李建胜;黄坡;曾立恒;;时间关联符合法测量铀部件浓缩度[J];核技术;2011年08期
6 陈祥磊;王益元;熊启发;刘舜;刘单;钟秋林;左亮周;;核电站放射性气溶胶探测器入射粒子模拟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11年08期
7 曾奕;徐彬;陈立;;实验室无源效率刻度技术的准确性检验[J];四川环境;2011年03期
8 马小强;艾尔肯·阿不列木;赵经武;马加一;李长园;;基于PGNAA法检测输油管道油垢厚度的初步实验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徐秋梅;杨治虎;杜树斌;常宏伟;张艳萍;;氧离子轰击引起钽的L壳层X射线发射截面的研究[J];物理学报;2011年09期
10 ;速递[J];中国核工业;2011年08期
11 夏文明;贾铭椿;郭智荣;左亮周;龚军军;;一种新型中子剂量当量仪的电子学系统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1年06期
12 郭明安;罗剑辉;黑东炜;孙凤荣;罗通顶;马戈;李刚;魏福利;;环形电子束积分图像诊断技术[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6期
13 何贤文;姜山;何明;阮向东;贺国珠;董克君;李朝历;;检测4.2K低温金属环境下~(210)Po-α衰变半衰期变化的实验方法[J];核技术;2011年07期
14 孙光智;王益元;李亚坚;代传波;梁云;左亮周;;核电站事故后监测电离室设计方法[J];舰船科学技术;2011年08期
15 刘彦兵;吴自香;麦维基;林海辉;杨宇华;;HPGeγ能谱仪测定尿中放射性核素[J];中国辐射卫生;2011年02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正强;杨军;王应林;叶龙春;熊旭亚;李忠良;赵相峰;;堆芯Cherenkov辐射测量脉冲堆核功率的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固体核径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郭士伦;郝秀红;赵玉华;周培德;;新型探测器——固体气泡损伤探测器研究[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下册)[C];1991年
3 肖功珊;吴军;杨波;;堆用裂变室使用中的几个问题[A];全国第四届核反应堆用核仪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丁洪林;申越;吴喜泉;;CdZnTe探测器在科学研究和核技术应用中的作用和地位[A];全国第五届核仪器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孟丹;邓长明;程昶;任熠;宋称心;刘芸;;大面积塑料闪烁体探测模块的性能测试[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丁洪林;张秀风;张万昌;;GaAs核辐射探测器[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1994年
7 陈世彬;;高纯锗探测器全能峰效率的Monte Carlo计算[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下册)[C];1991年
8 谈春明;;~(60)Co集装箱检测系统探测器输出信号的等效统计时间研究[A];第三届北京核学会核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虹宇;程松;唐开勇;周春芝;;一种用于个人辐射剂量监测的新型探测器[A];第十二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柱生;肖国青;谭继廉;李占奎;高萍;卢子伟;鲍志勤;张玲;李龙才;张宏斌;;GaAs核辐射探测器[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沙建军;空间带电粒子谱的探测和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3年
2 郭建华;北京谱仪(BESIII)飞行时间读出电子学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刘小桦;CSR强子探测器读出电子学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谢奇林;Belle探测器上B→J/Ψ+baryon+anti-baryon和B→J/Ψη'K衰变的寻找[D];四川大学;2006年
5 管永精;加速器质谱测量中的充气飞行时间探测方法及其应用[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6年
6 徐新平;矢量粲偶素若干重子衰变道的测量[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强;核电厂反应堆堆芯物理在线仿真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焦健斌;Ψ(2S)重子对衰变的分支比测量[D];山东大学;2006年
9 车兴来;丰中子核~(108,112)Ru和缺中子核~(134,135)Ba高自旋态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10 赵良勇;14MeV中子核反应数据的测量[D];兰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细亚;采用碘化铯探测器的个人辐射剂量监测仪的研究开发[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2 罗丛;GaAs核辐射探测器的研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6年
3 韦永林;碲锌镉探测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夏宇;北京谱仪BESⅢ端盖晶体量能器EEMC的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陈效先;BaF_2探测器测量α粒子温度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唐如龙;核密度、料位、厚度综合测量仪原理设计与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08年
7 杨东;航空高纯锗探测器Monte Carlo刻度方法的初步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5年
8 程亮;D-T中子探测系统性能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7年
9 杜科;核信息系统的随机核信号频谱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霍美荣;长寿命核的衰变数据评价及和峰效应的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王端鹏;山大为其研制400台探测器[N];济南日报;2010年
2 杨京德;咱们参与的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进入最后建造阶段[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王蔚;比一粒米还小,“紫外探测器”可随时报辐射强度[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吴晶晶 李斌;第三代北京谱仪机械主体结构建造完成[N];大众科技报;2005年
5 彭勇;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破土动工[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胡嫚;中国核工业集团全力推行品牌战略[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