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肖国青  
【摘要】:正简要描述了德国 GSI 的 ESR 冷却实验环和 FAIR 的 CR-RESR-NESR 多冷却环系统、兰州 IMP 的 CSRe 冷却实验环以及日本 RIKEN 的等时性放射性束储存环装置。介绍了基于储存环的两种直接质量测量方法—SCHOTTKY 质谱(SMS)和等时性质谱(IMS) 的最新进展。近年来,在 GSI 的 ESR 上利用 SMS 方法已经测量了600多种缺中子核素和多种丰中子核素的质量,质量测量精度已达到30keY;利用 IMS 方法已可测量寿命为μs 量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孔登明;超铀缺中子核素镅-235在我国合成[J];现代物理知识;1997年01期
2 罗箐;;衍射极限储存环的基本原理与技术[J];现代物理知识;2020年03期
3 程帅;刘亚英;崔轶彬;;全球最亮慧眼——北京光源[J];高中数理化;2017年07期
4 李铁辉;吴靖民;陈志兴;余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储存环调试运行期间辐射剂量监测与分析[J];中国物理C;2008年S1期
5 李为民,周安奇,李永军,李京一,刘功发,刁操正,于象坤,戴益明,裴元吉;储存环高频剔除系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0年03期
6 刘松强;储存环的慢加速时控软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5年04期
7 陈志诚;刘建扬;徐建铭;;合肥800MeV电子储存环波荡器的设计和模型的研制[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6年03期
8 陈文明,李喜青,阎立峰,许炳,李裕熊;利用光核反应产生几种缺中子核素[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9 张玉方;裴香涛;尉伟;洪远志;王建平;范乐;王勇;;合肥光源储存环四六极磁铁组合支撑设计及样机振动测试[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10 姜伯承;赵振堂;刘桂民;;上海光源储存环束流托歇克寿命研究(英文)[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6年07期
11 王琳;宣科;冯光耀;吴丛凤;张赫;徐宏亮;李为民;;合肥光源储存环聚焦模型标定[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10期
12 徐宏亮,李为民,孙葆根,何多慧,王琳,安宜宾,董赛,王相綦贾启卡,刘金英,刁操政,张善才,冯光耀;合肥电子储存环基本参数的测量[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0年05期
13 国智元;储存环耦合阻抗的计算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7年06期
14 金玉明,刘祖平,谈庆胜,夏上达,陈龙康;800MeV电子储存环的聚焦结构设计[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3年01期
15 邢国荣;瞿旭龙;陈秋香;刘进松;田晓彤;;储存环隧道结构综合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22年07期
16 刘祖平;何晓业;;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储存环中Q铁水平位移的准直与校正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肖国青;;储存环放射性核素直接质量测量[A];2007年全国核反应会暨生物物理与核物理学科交叉前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铁辉;吴靖民;陈志兴;余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储存环调试运行期间辐射剂量监测与分析[A];第三届全国粒子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相綦;郝浩;;合肥光源储存环64nmrad模式的初步调束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川;鲍循;王季刚;宣科;蒋思远;曹书礼;李为民;;合肥光源储存环温度监测系统[A];第三届全国粒子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书华;曾宪堂;李景文;董志强;温书贤;郑华;胡爱东;;新的缺中子核素~(90)Ru的鉴别[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下册)[C];1991年
6 董海义;彭晓华;齐铁柱;;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储存环真空系统运行和改进[A];2005'全国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李占奎;徐瑚珊;张雪荧;;兰州储存环主环上小丸内靶的热力学模拟[A];2005年全国核反应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陈明;封自强;赵申杰;周祖圣;于海波;侯洪涛;张志刚;马广明;毛冬青;马震宇;刘建飞;;上海光源储存环高频功率源[A];第三届全国粒子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川;;合肥光源储存环温度监测系统[A];第三届全国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铁辉;;BEPCⅡ储存环加速器调试期间辐射剂量监测[A];第三届全国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1 黄贵荣;;HLS储存环注入过程高频低电平环路参数的设置[A];第三届全国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2 王积成;赵进华;郭光辉;杨永峰;张立;;4π ΔEβ探测器的建立及其在丰中子核素研究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13 李琦;;BEPCII正电子环分布泵的优化设计[A];真空获得与测量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4 林绍鸾;董海义;;BEPCII储存环溅射离子泵的真空性能测试[A];2007年真空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5 陈明;;上海光源储存环高频功率源[A];第三届全国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6 李占奎;戎欣娟;徐瑚珊;张雪荧;;兰州储存环上小丸内靶的速度研究[A];第十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09年
17 张文志;刘桂民;赵黎颖;戴志敏;;上海同步光源定时系统物理设计[A];第三届全国粒子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8 陈明;刘俊男;刘腾飞;薛松;;上海光源光束线真空系统[A];第八届华东三省一市真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9 徐宏亮;孙葆根;张剑锋;许丙;;合肥光源电子能量测量装置的改进[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0 岳军会;汪林;杜垚垚;;延时和脉宽可调的门控正弦信号的产生[A];第十七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颜鑫亮;储存环上短寿命缺中子核素的精确质量测量[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4年
2 夏洋洋;上海光源储存环束流负载效应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9年
3 张通;储存环光源实现超低束流发射度的相关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4 张鹏;储存环上开展的fp壳层丰质子核素质量测量[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8年
5 邢元明;储存环上~(112)Sn和~(78)Kr碎片的等好性质量测量[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6年
6 王晓凡;储存环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的辐射新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20年
7 刘刚文;基于逐圈束流位置测量系统的储存环线性和非线性模型标定[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8 高巍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储存环线性及非线性动力学参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9 郝浩;超周期结构储存环的非线性动力学比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白正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电子储存环磁聚焦结构设计与优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1 王琳;合肥光源储存环粒子动力学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2 蓝杰钦;储存环中电子自旋动力学及其在能量标定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13 沈思淇;储存环磁聚焦结构设计优化及相关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21年
14 范为;应用PIC/MC方法研究电子储存环中束内散射效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5 徐卫;储存环纵向反馈腔设计与基于横向反馈系统的束流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6 李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17 杨鹏辉;衍射极限储存环磁聚焦结构及相关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
18 侯磊;上海光源储存环束流损失监测系统研制与应用[D];清华大学;2009年
19 樊浩;储存环中高次谐波腔的有关计算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0 宋文彬;HALF储存环新型脉冲磁铁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丹丹;康普顿散射激光电子储存环的设计和边缘场效应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2 许建豪;衍射极限储存环lattice数值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
3 孙玉聪;电子储存环束流损失测量系统的研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郑佳俊;HLS-Ⅱ储存环工作点测量系统的开发及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5 徐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气体轫致辐射的计算与防护[D];安徽大学;2004年
6 耿合龙;储存环束流轨道联锁及数据后分析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5年
7 李贺;兰州重离子储存环外靶实验终端时间投影室样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6年
8 郑向华;正负电子对撞机储存环真空室结构设计与有限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陈富强;碳团簇中基于热激发电子态的辐射冷却[D];天津大学;2018年
10 张浩;HLS升级改造储存环系统磁铁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颉满斌;科学家借R3储存环测得钯质量 有助解开宇宙重元素来源之谜[N];科技日报;2022年
2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丹;中外科研人员利用日本R3储存环获得首个重要物理成果[N];兰州日报;2022年
3 龚伟;上海光源储存环安装工程竣工[N];中国冶金报;2007年
4 段歆涔;全球同步加速器展开终极大决战[N];中国科学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向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性能将升百倍[N];科技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赖仁琼;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接力[N];人民日报;2005年
7 ;我国最大科学实验装置开工[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8 记者 黄辛;首台低温永磁波荡器在我国问世[N];中国科学报;2017年
9 记者 刘欢;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完成[N];北京日报;2008年
10 龚伟;宝冶建设研发成功可“吃掉”震动的新型建材[N];中国冶金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