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厉光烈  
【摘要】:正本报告主要介绍 EMC 效应及有关物理问题(核遮蔽效应、核 Drell-Yan 过程和核 J/ψ光生过程等)在实验和理论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实验方面,除了简略介绍 EMC 效应的发现和证实外,将着重介绍小 x 区域的一些最新实验结果,以及与 EMC 效应有关的核 Drell-Yan 过程和核 J/ψ光生过程的最新实验结果;在理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莉萍;;雪灾涉及的物理问题[J];物理教学探讨;2008年11期
2 黄华玲;郑俊;;物理学习认知障碍行为表现及纠正[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王婧;姜丽丽;;普通物理教学改革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4 吴鸿兴;X激光的几个基本物理问题[J];量子电子学报;1988年04期
5 张明;对称性关于物理问题的诠释[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6 刘培姣;徐志立;;突出“微元”积分观念是学好《大学物理学》的关键[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7 苏培升;;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7期
8 王文红;;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培养[J];技术物理教学;2011年01期
9 尹建勤;;教给学生解题思路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J];中学物理;2009年10期
10 马昌兴;解决物理问题之捷径——从功能关系入手[J];同煤科技;1999年02期
11 闫迎利;对极端条件下物理问题的思考[J];现代物理知识;2004年05期
12 李静;;浅谈矢量巧妙分解有助于物理问题的简化[J];成才之路;2010年11期
13 吴书勤;物理问题的解决和元认知能力的培养[J];青海师专学报;2001年06期
14 张秀民;浅谈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15 李曼;;交互式和开放式教学方法在高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6 井淼;;数学技巧在物理竞赛中的灵活运用[J];物理教学探讨;2009年06期
17 宋明;;例谈用软件辅助物理图象试题命制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年11期
18 卫常德;;绘制插图不能违反物理规律[J];教材通讯;1986年01期
19 ;人工超结构体系的物理问题及应用[J];水利电力机械;2000年01期
20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半导体蓝绿激光和发光器件及其物理问题研究”通过专家评审[J];红外;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厉光烈;;EMC效应及有关物理问题[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2 史金辉;朱正;孙晶华;李庆波;黄宗军;关春颖;;浅谈前沿物理问题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渗透[A];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茅东升;王曦;李炜;柳襄怀;;金刚石薄膜电子场发射研究进展[A];华东三省一市第三届真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4 潘留仙;;利用能量函数处理物理问题[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一九九六·第六期)——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5 ;极端条件下材料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进展——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1年版[C];2011年
6 N.Cue;郝士琢;蒋增学;杨百方;师勉恭;缪竞威;;1.6Mev D_2~+通过碳膜的透射[A];第五次核物理会议资料汇编(上册)[C];1982年
7 张保汉;;核物理与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研究进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8 郑志坚;;核物理与等离子体物理学科研究进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9 曹东兴;张伟;范金红;;悬臂梁倍周期分叉和混沌运动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宋远红;徐翔;王友年;;低气压射频及甚高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源的发展趋势及相关物理问题[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原;若干非线性数学物理问题的解析和数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陆小力;超导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物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徐静涛;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空穴补偿效应和A位平均离子半径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王光昶;强场物理中超热电子的产生及渡越辐射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周丽霞;氟里昂分子的高能量分辨电子动量谱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潘留仙;几种典型非线性问题及孤子微扰理论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3年
7 刘文杰;基于扫描探针电子能谱学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应学农;高温超导正常态反常行为和化学压强效应的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9 施德恒;若干小分子基态与激发态的势能函数、分子常数及“电子—分子”散射总截面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贾建峰;多层铁电薄膜的制备及其电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飞;锂离子电池非晶态电解质研究中的物理问题[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2 王晓红;炸药和一氧化碳气体的THz光谱及拉曼光谱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新茹;数学专业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思维特点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乾;MATLAB在大学物理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06年
5 葛楠;物理问题表征水平变化的微观发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阳;数值仿真技术辅助大学物理教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7 闫海涛;生物寡肽的THz光谱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唐妍梅;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开展数值计算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胡娟;Ti-B体系复合材料在高温高压下的反应烧结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宋晓玲;利用周期极化KTP晶体外腔倍频铯原子D_2线激光[D];山西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徐建平 记者 姜澎;中国“光梳”验证诺奖理论[N];文汇报;2005年
2 记者 李大庆;“能源发展中有许多物理问题需要你们去解决”[N];科技日报;2005年
3 记者 王直华;国际高能物理界高度评价北京谱仪实验结果[N];科技日报;2000年
4 ;清华、中科大研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绝对安全距离大于100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N];新清华;2007年
5 孙小礼;抓住实践检验理论这一环节[N];学习时报;2007年
6 张梦然;英国粒子物理学研究领域获新突破[N];科技日报;2008年
7 通讯员 周永记者 练玉春;我国激光干涉测速技术取得重大突破[N];光明日报;2007年
8 记者 杜华斌;超固体现象研究获得新突破[N];科技日报;2007年
9 徐瑞哲;国产晶体成为强子对撞机关键材料[N];解放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朱广菁;科学家因何关注超高能宇宙射线[N];大众科技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