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具有两种(条)衰变分支核素的衰变率和分支比的同时测定

阎春光  李伟  李光  文明达  
【摘要】:正在放射性核素计量学领域中,Campion 和 Baerg 分别提出了参数法和外推法但对衰变分支不清楚,具有两种不同性质衰变分支的核素,这两种方法都遇到了困难。本工作对这类核素提出了一种用4πβ-γ符合装置同时测定其衰变率和分支比的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中银;滕敏;吕林霞;;最小超引力模型中新物理对B_(u,d)和B_s介子双粲衰变过程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春光;李伟;李光;文明达;;具有两种(条)衰变分支核素的衰变率和分支比的同时测定[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下册)[C];1991年
2 于伟翔;韩晓刚;仲启平;卢涵林;赵文荣;;~(66)Gaγ分支比测量[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崔秀花;穆保霞;王淑英;袁强华;张刚台;戴康;沈异凡;;Cs-He光学碰撞精细结构分支比[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C];2005年
4 任中洲;许昌;;α结团模型在形变核区域的推广[A];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上)[C];2004年
5 李书民;刘爱华;BERAKDAR J;;激光场中的μ子衰变[A];第十四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2007年
6 阎春光;裴伍郎;李伟;常永福;;用四参量外推法测定具有两种衰变分支的核素~(192)Ir的衰变率和分支比[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下册)[C];1991年
7 阎春光;李伟;李光;;用最小二乘法对具有两种(条)衰变分支核素的衰变率和分支比的同时测定[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下册)[C];1991年
8 韩丽丽;戴振文;蒋占魁;;钯和钌原子分支比、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实验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倪冬冬;任中洲;;形变核alpha衰变半衰期和精细结构的理论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红虎;;声学辐射度模型的实验验证[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晓兰;丁二烯分子的光解动力学及氢键团簇的理论计算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2 徐新平;矢量粲偶素若干重子衰变道的测量[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吕林霞;B介子混合、稀有衰变与新物理修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超;B~±→K~± ωφ道中X(1812)的寻找以及分支比的实验测量[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焦健斌;Ψ(2S)重子对衰变的分支比测量[D];山东大学;2006年
6 谢奇林;Belle探测器上B→J/Ψ+baryon+anti-baryon和B→J/Ψη'K衰变的寻找[D];四川大学;2006年
7 杜娟;离子—表面相互作用过程x射线产生机制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杨磊;几类与大气污染相关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玲;单分子反应理论研究和势能面的构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10 姬越蒙;几类重要氢迁移反应的微观机理及动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丽清;η'→π~+π~-ι~+ι~-分支比的测量[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许金;衰变(?)→D~++K_1的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冯飞;新物理寻找的有效理论方法[D];烟台大学;2010年
4 柴戡;J/ψ弱衰变c→s过程分支比的理论计算[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刘志毅;~7Be衰变率在Be和Au中变化的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2年
6 刘海蓉;粲偶素衰变到p(?)π~+π~-π~+π~-末态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雄飞;BESⅢ上χ_(cJ)→BB-bar(B∈∧,∑~0,∑~+)分支比的测量[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唐秀福;BESⅢ上J/ψ→γΛ(?)过程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营;微扰QCD方法计算B介子纯湮灭图衰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沈成平;J/Ψ的几个衰变道的分支比的测量[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裕;光接入技术进步减少运营商最后一公里投入[N];中国电子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赵晓霞;求解反物质消失之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本报记者 潘继红;产业CBD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N];国际商报;2004年
4 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邬贺铨;多样化的宽带接入网[N];人民邮电;2000年
5 周学军;华为APON和S8016路由交换机双获入网证[N];通信产业报;2002年
6 ;智能网管轻松触摸网络[N];网络世界;2003年
7 霍洪涛;下一代接入平台向大容量全业务发展[N];通信产业报;2008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吴琳;为了祖国的分子反应动力学事业[N];光明日报;2009年
9 胡保民;FTTH大发展呼唤更大容量PON系统[N];人民邮电;2009年
10 常丽君;太阳耀斑影响地球同位素衰变[N];科技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