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Au低激发态能级结构的研究
【摘要】:自六十年代中期核的形状共存提出后,一直引起人们很大兴趣,至今在核索表的很多区域都发现了它的存在[1].A=180-190(Pt-Aur-Hg)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状共存的区域.在已往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与偶偶核相邻的奇 A 核中,可经常观察到很强的ΔI=0E0跃迁,并且提出这是由原子核中不同形状带之间的跃迁产生的.因此这种 E0跃迁可用来检验奇 A 核中的形状共存.Au 的不同形状带是由粒子或空穴和相邻的偶偶核 Pt 或 Hg 的不同形状带藕合而成的[2,3,4].对~(187)Au 这一奇 A 核的研究,可以丰富我们核结构知识,为我们提供检验 Particlc-Core 藕合模型的方法,并且可以考察奇核子对形状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