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洪昌,谢锋,王文团,耿明,张文骏,张梅英,刘鲁,杜平;山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J];辐射防护;1991年01期 |
2 |
陈义学,吴宜灿,黄群英;核聚变装置HT-7U环境辐射剂量蒙特卡罗模拟计算与分析[J];核技术;2005年01期 |
3 |
白晓平;;RESRAD-BIOTA程序在核电厂附近水生生物辐射剂量率评估中的应用[J];核工程研究与设计;2009年04期 |
4 |
刘如业,韩景春,赵传增,徐绍琴,王少东,孙晓华;辽宁省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水平调查[J];辐射防护;1986年04期 |
5 |
陈凌,刘森林;有关《中国的天然γ辐射剂量率水平》一文几个问题的探讨[J];辐射防护;2005年04期 |
6 |
朱建国;卢峰;邓大平;袁明;;加速器治疗室外辐射剂量理论计算与实际测量结果的比较与探讨[J];中国辐射卫生;2006年02期 |
7 |
刘志鹏;蔡英茂;;γ射线探伤无损检测的现场辐射环境管理[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6年04期 |
8 |
李颖;硫化镉晶体作为γ辐射剂量率元件的研究情况简介[J];原子能科学技术;1966年05期 |
9 |
杨鹤鸣,顾树新,眭光凯,董梅莉;上海市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J];辐射防护;1991年04期 |
10 |
唐绪兴,梁维华,田金池;天津市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J];辐射防护;1993年03期 |
11 |
郝晋;;用核爆炸开喜马拉雅山再造三个四川盆地——访中国工程院彭先觉院士[J];中国西部;2001年04期 |
12 |
陈珏铨;朱玉宝;张卫;;HT-7超导托卡马克上辐射剂量测量与分析[J];辐射防护;2006年02期 |
13 |
陈蔚如;杨永华;张军;张涛;贾燕;海尼莎;张华;冯英进;;飞行人员宇宙辐射受照剂量计算机估算系统[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
14 |
刘永阔;夏虹;谢春丽;;VRdose评估系统及其在日本普贤核电退役工程中的应用[J];辐射防护通讯;2007年06期 |
15 |
白晓平;;RESRAD-BIOTA程序的改进及其应用研究[J];科技导报;2009年12期 |
16 |
周耀辉,张晓文,周星火,刘耀驰,陈胜兵;某医院核医学科核技术应用辐射剂量预测与评价[J];铀矿冶;2005年03期 |
17 |
姚青山;潘自强;刘森林;李建国;;国际主要非人类物种辐射剂量评估方法比较[J];辐射防护通讯;2006年05期 |
18 |
王海丹;;俄罗斯监测全球核爆炸[J];国外核新闻;2007年09期 |
19 |
李海亮;李福生;刘福东;许家昂;陈英民;宋钢;宁尚义;;山东省煤矿氡浓度水平调查与评价[J];辐射防护;2010年02期 |
20 |
张维明,王家祥;浙江省建筑物内γ辐射剂量率调查[J];辐射防护;1986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