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质量系统输送机设计中应用非线性螺旋弹簧之试验
【摘要】:在普通水平振动输送机的基础上,经过市场与现场调研,研究非线性特性线螺旋弹簧振动理论、应用微弯等截面梁的弯曲振动理论、最优化理论、近共振理论及 CAD 技术,我们试验与研制了长距离输送机。该产品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重量轻、体积小、节能、低噪、高效的特点,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推广与应用价值极高的新技术产品。经河南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在长距离输送技术方面该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
|
|
1 |
熊万里,闻邦春,张天侠,段志善;利用机电耦合模型研究自同步振动机械的动力学特性[J];矿山机械;1999年07期 |
2 |
宋艳萍,李淑娟,马斌;关于激振器偏移式自同步理论分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
3 |
张楠;侯晓林;闻邦椿;;机电耦合情况下振动机的同相同步特性[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0期 |
4 |
孟光;薛中擎;;带定心弹簧的柔性转子-挤压油膜减振轴承系统的双稳态现象的非线性特性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
5 |
陆信;;不对称系统自同步振动机设计的若干问题[J];矿山机械;1986年05期 |
6 |
何勍;;单质体弹性连杆式振动机双驱动自同步理论[J];矿山机械;1993年10期 |
7 |
王纪森;康光会;马爱香;;喷嘴挡板阀控缸的非线性建模和分析[J];机床与液压;2008年09期 |
8 |
肖凯;张育林;刘昆;;永磁偏置磁轴承混合模糊控制器设计[J];计算机仿真;2008年11期 |
9 |
李刚俊;;一种用于精确位置控制的谐波齿轮数学模型分析[J];机械传动;2010年01期 |
10 |
闻邦椿,关立章;空间单质体与双质体自同步振动机的同步理论[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1期 |
11 |
闻邦椿,赵春雨,范俭;机械系统同步理论的应用与发展[J];振动工程学报;1997年03期 |
12 |
刘宗时,李明辉,唐海洪;GZM型新型自同步振动给料机的研制与应用[J];煤矿设计;1999年10期 |
13 |
杨军宏;尹自强;李圣怡;;阀控非对称缸的非线性建模及其反馈线性化[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
14 |
张薇薇;胡业发;;主动磁力轴承非线性动刚度特性研究[J];机械设计;2009年06期 |
15 |
罗跃纲,张松鹤,闻邦椿;转子-轴承系统裂纹-碰摩耦合故障的非线性特性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5年03期 |
16 |
刘明尧,胡业发,周祖德;磁力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支承特性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15期 |
17 |
田光明;陈光;;正弦扫描振动响应的时频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5年06期 |
18 |
李朝峰;孙伟;王得刚;闻邦椿;;两类转子-轴承系统模型非线性特性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9年02期 |
19 |
李东;袁惠群;吴立明;;弹性支承双跨碰摩故障转子系统非线性特性[J];振动、测试与诊断;2009年04期 |
20 |
陆红涛;;多油楔浮环轴承支承高速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特性[J];润滑与密封;198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