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齿蛇葡萄细胞悬浮培养研究
【摘要】:研究了显齿蛇葡萄细胞悬浮培养的基本条件,同时测定了悬浮液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确定了细胞悬浮培养的基本条件是:取继代培养4代之后的愈伤组织接种,以12,5 g/L的接种量接种在附加6-BA(2.0 mg/L),2,4-D(1.0 mg/L),NAA(0.5 mg/L)的MS培养基上,添加100 ml/L的椰子汁,起始pH5.8,110 r/min,光照强度为250~350 Lx,光照培养12h/d,25±1℃下培养6 d。经过优化培养之后的悬浮液中二氢杨梅素含量为0.829 g/mL。
|
|
|
|
1 |
张宁,戴朝曦;建立高质量马铃薯细胞悬浮培养物的研究[J];中国马铃薯;2000年04期 |
2 |
余舜武,朱永生,余毓君,章荣德,张端品;快速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培养程序初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3 |
佘建明,王月芳,魏振承;亚洲棉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的研究[J];中国棉花;1987年02期 |
4 |
陈薇,梅文泉,赵丰萍,寸守铣;菘蓝下胚轴愈伤组织细胞悬浮培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5 |
陈刚,刘慧丽,李玲,张春荣;野葛细胞培养及其生长特性的研究[J];生物技术;2004年05期 |
6 |
Д.Г.БАГРАТИЩВИЛИ;М.Н.ЗАПРОМЕТОВ;Р.ГЬУТЕКО;陈心皓;俞岳民;;茶树细胞悬浮培养首获成功[J];茶叶;1983年04期 |
7 |
陈克贵,张义正;甘薯细胞悬浮培养的建立及其生长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9年03期 |
8 |
颜日明;张志斌;邱晓芳;曾庆桂;游海;朱笃;;高产绿原酸杜仲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优化研究[J];中草药;2010年02期 |
9 |
舒孝和;陈志;;唐古特大黄细胞悬浮培养中的生理生化特性[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0 |
於凤安,申宗坦;水稻悬浮培养细胞在固体和液体培养下的形态发生[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11 |
卞爱华;高文远;王娟;;不同附加物对甘草悬浮培养细胞中甘草酸积累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8年23期 |
12 |
高艳娇;孙虎;宋洪涛;;不同化学因子对长春花悬浮培养的研究[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6期 |
13 |
胡博然,徐文彪,马峰旺;枸杞胚细胞悬浮培养系统建立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14 |
张泽宏;何义发;李文;周吉源;刘树楠;;不同光照对丹参悬浮细胞的生长和生理效应[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5 |
马莲菊,高峰,于翠梅,刘世强;玉米细胞悬浮系的建立与单细胞培养效果[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16 |
崔红,陈亮,沈明山,陈睦传;甘薯胚性悬浮系的建立及其细胞生长特性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17 |
江曙;段金廒;陈建伟;陶金华;付坤华;;明党参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09期 |
18 |
高艳娇;宋洪涛;黄玲;;不同理化因子组合对长春花悬浮培养的研究[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10期 |
19 |
於凤安,申宗坦;氯化汞对水稻细胞悬浮培养植株再生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
20 |
闫静辉;张小兵;李亚璞;李春生;吴萌;陈英珠;程华;籍宝霞;陈瑞琴;;西洋参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长特性的研究[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