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侯丽娟吴校沛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结构设计理论、材料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建筑造型、建筑设计和跨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结构的要求更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结构体系,包括: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巨型结构体系、张拉整体结构、膜结构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闫玉红,袁广林,沈华;现代建筑结构体系及其抗震的分析与展望[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年03期
2 陆赐麟,叶于,王留;从结构体系的发展趋向谈空间结构的美学特征[J];空间结构;1997年03期
3 俞仁杰;谢醒悔;;大跨度“双拱架”结构体系的构想与设计[J];建筑施工;1989年02期
4 陶红林;;信息技术与建筑结构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江斌;;钢结构在我国建筑中的应用述评[J];山西建筑;2009年21期
6 王力;;建筑结构对建筑抗震的作用[J];硅谷;2010年24期
7 王慧春;修璐;;关于冷库温度伸缩缝设计的探讨[J];低温建筑技术;1986年04期
8 ;建筑结构工程技术政策[J];建筑技术开发;1998年03期
9 王海燕;;浅议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0期
10 梁小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和抗震设计[J];经营管理者;2010年21期
11 ;加拿大推出新型节能建筑结构体系[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5年12期
12 ;加快发展新型建筑结构体系[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9年06期
13 郑河;;新型建筑结构体系需要高性能混凝土[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9年06期
14 郭中朝;;预制GRC板预应力组合网架节材原理[J];资源节约与环保;2009年06期
15 林柏胜 ,季柏城;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选型[J];建筑设计管理;2004年04期
16 李志国,张爱华,阎春霞,戴自强,郝健,赵仲星;钢-EPS混凝土复合板式建筑结构体系的板缝防水理论与实践[J];天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7 吴海英;乔俊义;;汶川地震的震害引发的对建筑结构体系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04期
18 金立虎;;混凝土自保温夹芯复合砌块成型设备与建筑结构体系[J];辽宁建材;2010年12期
19 ;业内人士共同研讨新型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J];中国建设教育;2009年07期
20 王玉岚;;汶川地震引发的建筑结构抗震安全性能探讨[J];建材世界;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丽娟;吴校沛;;新型建筑结构体系浅谈[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2 董智力;郭春雨;惠跃荣;;空间张拉整体结构的预应力优化设计研究[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曹喜;刘锡良;;张拉整体结构与富勒的结构思想[A];第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4 席根喜;徐国彬;;张拉整体结构的静动力特性与实验研究[A];第九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姜孝谟;袁勇;高日;徐国彬;;张拉整体结构的预应力优化[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6 曹喜;刘锡良;;张拉整体结构几何稳定性的判别方法[A];第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7 刘玉虹;;浅谈异形截面柱的建筑结构[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8 张建新;李青宁;李志宁;;我国实用新型建筑结构体系探讨[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肇嘉;段鹏选;夏祖宏;屈希强;罗淑湘;;北京地区新农村抗震节能建筑结构需求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10 王肇嘉;段鹏选;夏祖宏;屈希强;罗淑湘;;北京地区新农村抗震节能建筑结构需求分析[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许贤;张拉整体结构的形态理论与控制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包红泽;鸟巢型索穹顶结构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周家伟;具有外环桁架的索穹顶结构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张耀华;巨型框架悬挂体系动力学及结构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1999年
5 张俊发;高层建筑考虑土—桩—结构相互作用的静动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6 钱曙珊;弦支穹顶结构铸钢节点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国鼎;张拉整体结构的形态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晓红;拉萨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3 杨晓敏;核筒悬挂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6年
4 杨松;高层建筑分散筒结构体系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高洪俊;高层建筑结构二阶分析与动力特性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07年
6 魏志婷;基于技术支撑下的建筑结构表现性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底素卫;无骨架密肋钢筋混凝土夹芯板建筑结构体系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周云;传统建筑艺术中的结构与装饰[D];天津大学;2007年
9 刘营;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选型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10 何平卫;轻质密肋钢筋混凝土夹芯板结构体系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长福 马培源;玉树灾区民居建筑将推广新型建筑结构体系[N];青海日报;2010年
2 记者 李军;我区将推广应用建筑结构体系新技术[N];宁夏日报;2009年
3 孝黎;北京加强农民住宅建筑节能墙改项目管理[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徐洪杰;CL墙材在山东华新建工集团投产[N];现代物流报;2006年
5 潘坤;樊志:像造汽车那样盖房子[N];中华建筑报;2007年
6 罗娟;在刚与柔中绽放美丽[N];工人日报;2010年
7 记者 顾洪洪;“老”技术终获新生破解旧城改造难题[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8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于本英;紧密配合促进国家墙体改革政策[N];中国建设报;2006年
9 徐洪杰;山东华新建工集团成功应用CL建筑体系[N];中国建材报;2006年
10 陈广越;定义新墙材有利推广建筑节能[N];广东建设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