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肺外体循环动脉供血胸膜下肺结节:提示炎症?

于红  李惠民  刘士远  肖湘生  
【摘要】:正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对胸膜下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1 病例资料收集2004年4月至2005年10月间有明确肺外体循环动脉供血的肺结节性病灶12例,男8例,女 4例。平均年龄53岁。病灶经抗炎治疗、CT引导下穿刺活检或开胸手术病理证实。 2 CT扫描和图像重建使用TOSHIBA Aquilion 16层CT扫描仪,常规CT平扫后作增强血管期扫描,范围自胸骨上凹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然;石建奎;张洪;;肺良、恶性磨玻璃结节的CT影像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1年09期
2 吴水天;唐西平;吴志彬;;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枕动脉解剖研究及临床价值[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7期
3 高然;;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及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1年13期
4 闫海跃;;多层螺旋高分辨率CT对良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5期
5 张文哲;杨杰;;CT导引下经皮肺部肿块穿刺活检术的经验探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年04期
6 孟宪春;刘燕;;主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9期
7 姜萍;许卫;梅其在;林珊;;磁共振成像在盆腔肿物诊治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4期
8 肖迎聪;;超声造影在评价肾动脉狭窄中的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18期
9 杨义耀;王飞;隗志峰;;多层螺旋CT在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10 陈作南;;彩色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及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10期
11 李煜;;快速CT扫描心脏技术——医学界接受与否仍在探索中[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7年08期
12 匡雄伟;李澄;刘振生;王稼祥;王苇;;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及CTA诊断肺动脉假性动脉瘤[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年13期
13 虞奇跃;;16排螺旋CT减影在头颈部血管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16期
14 胡彦卿;田青松;杨苏茂;董其龙;范田富;;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诊断的价值[J];临床军医杂志;2011年04期
15 杨丽型;刘平;;彩色多谱勒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1年08期
16 刘滨月;陈金华;贾保霞;陈莹;刘宇清;左恒玲;;高低频超声联用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年07期
17 马连菊;李武;付加珍;;16排螺旋CT肘关节外伤扫描方法的优化探讨[J];西部医学;2011年07期
18 李艳丽;;双源CT血管造影860例护理方法与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1年10期
19 章绪辉;全显跃;俞志坚;黄志平;;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1年03期
20 诸静其;郝楠馨;张蕾;宋树良;赵江民;周国兴;汪波;王轶彬;潘海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红;李惠民;刘士远;肖湘生;;肺外体循环动脉供血胸膜下肺结节:提示炎症?[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2 于红;李惠民;刘士远;肖湘生;;肺外体循环动脉供血胸膜下肺结节:提示炎症?[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于红;李惠民;刘士远;肖湘生;;肺外体循环动脉供血胸膜下肺结节:提示炎症?[A];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于红;肖湘生;刘士远;李惠民;李成洲;;支气管动脉与肺外体循环动脉CTA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于红;肖湘生;刘士远;李惠民;李成洲;;支气管动脉与肺外体循环动脉CTA分析[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于红;肖湘生;刘士远;李惠民;李成洲;;支气管动脉与肺外体循环动脉CTA分析[A];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心胸影像学术大会暨河南省第十二次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查开继;高剑波;张永高;郭华;杨学华;周志刚;;断层融合成像与数字X线成像诊断肺结节的比较研究[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穆景博;高向东;;X线数字化体层融合技术在肺结节探查中的应用[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萍;蔡欣;陈仰纯;邓怀福;;观察SUV值在肺结节诊断的临床价值[A];首届全国肿瘤核医学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雪林;文戈;;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惠民;肺结节CT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2 曹阳;肺结节动态增强CT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3 杨春山;孤立性肺结节MR动态增强、血管生成及MR波谱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4 刘瑛;肺结节的~(18)F-FDG PET-CT功能代谢与CT形态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5 王倩;CT图像中肺部疾病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黄锐;胸部双能减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高飞;基于随机优化理论的3D ECT数据校正及图像重建[D];浙江大学;2009年
8 李慎江;孤立肺结节CT容积灌注成像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9 于红;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10 李家开;肝-胃十二指肠间及肝-胰间交通动脉的血管造影研究及其介入放射学意义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炳龙;八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显示外周肺动脉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2 侯乔;16层螺旋CT肺结节分析软件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价值[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3 欧阳林;探讨影响CT检出肺结节的因素[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4 付平;增强CT动态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意义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5 公伟;变密度随机采样的并行磁共振成像方法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6 孙海宁;肺结节MDCT容积定量影响因素与容积阈值分割法诊断效能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7 张勇;C臂CT在肺结节活检及射频消融术中的初步应用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8 文戈;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9 冯敏;下肢血管阻塞性疾病的MRI诊断[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10 刘世恩;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立明 第四军医大学;三联诊断方案辨明肺结节[N];医药经济报;2010年
2 陈豫;血管造影注意事项[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3 陈宜心;血管造影有何临床作用[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4 张兆琪马晓海;64排螺旋CT开创无创性冠脉检查新纪元[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程守勤;二氧化碳气体可部分替代碘造影剂 中大医院创新血管造影技术[N];中国医药报;2004年
6 海青;磁共振成像术[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安康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主任 李辉安;多层螺旋CT的特点及临床应用[N];安康日报;2007年
8 冯瑶;心血管造影风险很小[N];健康时报;2007年
9 健康时报记者 赵绍华;血管工作站:血管的晴雨表[N];健康时报;2005年
10 徐蕾莹;GE开展首例螺旋穿梭CT扫描[N];中国医药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