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棉铃虫和烟青虫幼虫味觉感受器对寄主植物和非寄主植物叶片汁液的电生理反应

汤清波  JoopJ.A.vanLoon  王琛柱  
【摘要】:正鳞翅目幼虫口器下颚外颚叶上存在着两对栓锥感受器,即中栓锥感受器和侧栓锥感受器,它们对幼虫的食物选择和取食起着重要调节作用(Chapman,2003;Schoonhoven etal.,2005)。每一个栓锥感受器内存在几种功能不同的化学感受细胞,用来感受不同的糖、氨基酸和次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飞,李捷,张京社;烟青虫与棉铃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及适应能力的比较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0年04期
2 花保祯,袁锋,杨从军,王利国,雷耀先,赵淑芳;烟青虫和棉铃虫在陕西烟区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1996年02期
3 阮永明,吴坤君;不同食料植物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昆虫学报;2001年02期
4 王琛柱,董钧锋;棉铃虫和烟青虫的种间杂交[J];科学通报;2000年20期
5 金瑞华,周密,吴平;美洲棉铃虫、棉铃虫、烟青虫及其成虫的鉴别[J];植物检疫;2001年01期
6 吴少英,王桂荣,吴孔明,郭予元,原国辉,郭线茹;烟青虫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7 陈元生;涂小云;陈超;薛芳森;;棉铃虫滞育的研究进展[J];江西植保;2010年03期
8 蒋金炜,郭线茹,罗梅浩,郑晓军,张树华;不同类型烟草上节肢动物群落的季节特征[J];中国烟草学报;2003年01期
9 王玉堂;棉铃虫非药剂防治技术[J];农村成人教育;1996年06期
10 廖力;徐淼锋;张卫东;迟远丽;黄国华;;谷实夜蛾成虫的形态鉴定[J];植物检疫;2010年06期
11 王方海,龚和,钦俊德;滞育和非滞育棉铃虫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及图谱的比较[J];昆虫学报;1998年04期
12 ;农业文摘[J];现代农业;1998年06期
13 王瑞芳,任鹤麒;棉铃虫的气象预测初探[J];气象科学;1999年01期
14 王学林,吴振廷,周冬生;棉铃虫取食小麦的生存和营养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2001年02期
15 郑明奇,邱星辉,张文吉;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的分子生物学[J];生命的化学;2001年03期
16 关万鹏,蒋玉文,张哲;沈阳及喀左县棉铃虫抗药性测定初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17 陈恒铨,孙法基,侯金星,季志云,刘建华;棉铃虫性诱色盆在测报防治上的应用[J];新疆农业科学;2000年S1期
18 张建华,李迎春;新疆棉铃虫越冬气候指标的分析[J];气象;2000年08期
19 ;1997年棉铃虫各世代虫态发生调查[J];新疆农业科学;2000年S1期
20 张建华,李迎春;新疆棉铃虫越冬的三个气候阶段[J];中国农业气象;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清波;JoopJ.A.vanLoon;王琛柱;;棉铃虫和烟青虫幼虫味觉感受器对寄主植物和非寄主植物叶片汁液的电生理反应[A];华中三省(河南、湖北、湖南)昆虫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琛柱;;协同进化:铃夜蛾属昆虫与寄主植物的交互作用[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3 李国平;封洪强;王振宇;邱峰;;河南地区棉铃虫种群对Bt毒素敏感性水平[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成兆金;薛晓萍;綦东菊;刘春涛;;山东省棉铃虫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模型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王海东;周本喜;;阜阳市棉铃虫发生程度与防治适期气象预报模式探讨[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晨曦;吴孔明;张永军;梁革梅;;棉铃虫中肠受体钙黏蛋白促进Cry1Ac毒素寡聚化[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琛柱;;转基因抗虫植物的持久利用探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张翠英;王玮;李彤;樊景豪;;鲁西南棉铃虫发生程度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报[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赵娜娜;艾辉;王伟娜;陈冲;李神斌;王国秀;;棉铃虫HSP70基因cNDA片段的克隆与分析[A];华中昆虫研究(第6卷)[C];2010年
10 徐红星;郑许松;吕仲贤;;昆虫体内共生菌在其适应寄主植物过程中的作用[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勋;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化学感受基础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马彩霞;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3 杨晓梅;棉铃虫个体发育过程中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张霞;昆虫中肠围食膜靶标蛋白分离鉴定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5 董杜鹃;棉铃虫变态时期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及真核起始因子5C基因克隆及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孙智婵;甜菜夜蛾与棉铃虫内源性piggyBac转座子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苏宏华;棉铃虫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和G蛋白α亚基基因克隆表达及其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8 王利明;东北三省蝗亚目昆虫的分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封洪强;华北地区空中昆虫群落及昆虫季节性迁移的雷达观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10 刘亚慧;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寄主选择与发育策略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杰;棉铃虫中肠靶标蛋白的分离与鉴定[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马伟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bner)蛾蛹黑型突变体体色遗传规律及黑化相关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3 常洪雷;棉铃虫Bt毒素受体蛋白—氨肽酶N1基因克隆及其在昆虫细胞系的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4 张新昌;两种棉铃虫组织蛋白酶B抑制因子的纯化及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陈利珍;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bner)蛾蛹黑型突变体生物学及生化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6 方宇凌;两种鳞翅目昆虫信息物质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戴凌燕;中国不同地理种群棉铃虫遗传结构的ISSR及SSR分析[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4年
8 王君;棉铃虫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调控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李伟;寄主植物对灰飞虱生态适应性影响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10 宋月芹;温度和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生长发育和代谢酶活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广;推动农业的第二次“绿色革命”[N];经济日报;2007年
2 付凡军;我区又发现9种白星花金龟寄主植物[N];新疆科技报(汉);2009年
3 朱传斌;化肥用得巧庄稼“身体好”[N];农民日报;2008年
4 王玉堂;肥料施得巧 作物病虫少[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5 徐玢唐婷;奠定农业转基因安全基石[N];科技日报;2007年
6 申剑丽;转基因重大课题三成拟招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张超;棉花受涝后补救措施[N];商丘日报;2006年
8 苗苗;冬防害虫 事半功倍[N];山东科技报;2007年
9 通讯员 杨建光;奇台努力降低暖秋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N];昌吉日报;2006年
10 陈利萍;防治害虫冬季最佳[N];山西科技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