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花生田蛴螬的药效试验
【摘要】:不同药剂防治花生田蛴螬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啶虫脒、乐斯本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8.74%、68.1%和69.7%;通过不同施药方法的对比,花生田蛴螬的药剂防治要在播种期和花生荚果膨大期两次施药才能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
|
|
|
1 |
;花生田蛴螬的活动规律及防治方法[J];北京农业;1997年01期 |
2 |
冷传娥;李敏;王虹;;花生田蛴螬病虫害爆发成因及防治措施[J];当代生态农业;2008年Z1期 |
3 |
王志祥,王永显,牟山;胶南市历年花生田蛴螬重发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8年01期 |
4 |
宋协松;花生田蛴螬综合防治的新途径[J];植物保护;1990年04期 |
5 |
宋协松,亓树亮;花生田蛴螬成虫防治效果研究初报[J];花生学报;1984年02期 |
6 |
汪志和,杨占起,陈国民,高素娥,李俊华,祁丽彤,李庆龙;抚宁县花生田蛴螬种类、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研究[J];植保技术与推广;1998年04期 |
7 |
李贤明;;花生田蛴螬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0年08期 |
8 |
秦振栓;方萌;;花生田蛴螬重发的原因及防治[J];乡村科技;2010年02期 |
9 |
刘荆,朱若是,贺云龙,王一线,郑武良;苏云金杆菌防治花生田蛴螬试验[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
10 |
施保国,周磊之,夏继忠,胡东波;花生田蛴螬药剂防治试验[J];植物医生;2003年04期 |
11 |
任敏;;花生田蛴螬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以新乡市花生田为例[J];平原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12 |
高聚珍;;花生田蛴螬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09年14期 |
13 |
周帅;苏瑞峰;吴继华;;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综合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2009年01期 |
14 |
朱若是;刘荆;王一线;贺云龙;;花生田蛴螬药剂防治指标的探讨[J];植物保护学报;1990年03期 |
15 |
任敏;冯之杰;;太阳能灭虫器对花生田蛴螬诱杀效果的初步探讨[J];花生学报;2006年03期 |
16 |
邹昆明;;48%乐斯本乳油防治花生田蛴螬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2期 |
17 |
李俊秀;孙春梅;康宇静;马骥;;昆虫病原线虫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J];农药;2007年01期 |
18 |
江新林;;花生田蛴螬种群发生动态及综合防治[J];农业科技通讯;2008年05期 |
19 |
房霞娣;苏北花生田蛴螬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05年03期 |
20 |
陈金宝;;4种药剂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J];植物保护;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