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整合连续测试对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疗效的评估
【摘要】:目的应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对脑电生物反馈治疗ADHD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心理科进行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的ADHD患儿,在治疗前后应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的方法检测听、视觉控制力和注意力,对比各相关商数的变化,从而对ADHD疗效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50例ADHD患儿经40次训练后,综合控制力和综合注意力得到明显改善,其他各项观察指标也有所提高,除了毅力商数和速度商数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是针对ADHD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
|
|
1 |
张文渊;任侠;;ADHD儿童的病因、诊断及心理干预[J];社会心理科学;2002年02期 |
2 |
王勇慧,周晓林,王玉凤,孟祥芝;两种亚型ADHD儿童的反应抑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01期 |
3 |
王改青,都萍,王慧聪;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及家庭情况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06期 |
4 |
王改青,都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及家庭情况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03期 |
5 |
朱焱,苏林雁;ADHD患者脑功能性磁共振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3年03期 |
6 |
王刚,刘金同,孟宪鹏;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ADHD研究进展[J];山东精神医学;2004年03期 |
7 |
魏宝玉
,金正勇
,苏林雁;ADHD儿童行为与教育子女方式问题的相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10期 |
8 |
李艳苓,汤艳清,孙晶,孙刚,沈丽红;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价值[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4期 |
9 |
钱秋谨,杨莉,王玉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748例各亚型的临床特点[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年09期 |
10 |
熊忠贵;徐海青;石淑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12期 |
11 |
刘建新;静进;;ADHD患儿认知-神经心理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年11期 |
12 |
陆小英;李惠芬;方格;;ADHD儿童的短时距再现能力[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5期 |
13 |
静进;;ADHD儿童神经心理特征及其矫治[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6期 |
14 |
刘早玲;甘武宁;宋新兰;热依拉;孙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不同亚型与家庭因素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07期 |
15 |
刘兰;温静;杜勇;海景军;马学兵;;宁夏部分地区小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现况调查[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16 |
赵佳;方格;;ADHD儿童故事理解研究现状与展望(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11期 |
17 |
潘学霞;麻宏伟;戴晓梅;;整合视听连续测试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年03期 |
18 |
张跃兵;罗学荣;管冰清;袁秀洪;叶海森;宁志军;杨伟;韦臻;丁军;邓云龙;;伴对立违抗障碍的ADHD患儿相关家庭环境因素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6期 |
19 |
雷晓梅;杨玉凤;刘灵;吕晔;;二十二碳-6烯酸对ADHD儿童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6期 |
20 |
朱大倩;高鸿云;;ADHD儿童听觉注意能力及音素感知能力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