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赵华  
【摘要】: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全院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和发放等工作。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使工作人员接触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器械物品的机率很高。存在许多危险因素,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保证工作人员身体健康。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凤岚;;ICU职业暴露与医院感染危险的双重防护对策[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6期
2 冯鹤媛;赵会芬;蒋莉琳;;膀胱镜室护士职业暴露与防护[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8期
3 杨晓霞;张宝弟;刘佳佳;;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后干燥方法改进[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年04期
4 郑祎升;;供应室集中清洗手术器械的效果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年05期
5 崔晓蔚;;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自我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6期
6 史国燚;付梅;尚平;;医院供应室消毒与灭菌质量管理[J];亚太传统医药;2011年07期
7 钟伟娥;曹玉可;徐月娥;林秋霞;;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和行为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1年06期
8 张秀燕;朱勇德;;加强基层医院消毒供应室物品的清洗和消毒工作[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年05期
9 段凤玲;;消毒供应中心医务人员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7期
10 李凤梅;;对艾滋病职业暴露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0期
11 谢秀珍;郑敏翠;陈志女;周敏;;儿科门诊护士职业损害因素及防护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24期
12 冯爱民;;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J];中国临床研究;2011年08期
13 徐娟;王素琴;;手术室利器伤原因及防护对策[J];东南国防医药;2011年04期
14 宋晓西;;感染科医务人员职业危害原因分析与防护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24期
15 张华;高宁芬;李宝琴;解引存;闫莹;;供应室工作人员发生锐器伤的分析及职业防护[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24期
16 杨辉;杨小庚;;县级医院检验科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1年11期
17 郎静;;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及防护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21期
18 王伟;孙继国;叶鹏云;;氯气职业病危害及防护对策[J];现代职业安全;2011年08期
19 彭履冰;曾改鸿;徐羽中;;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1年20期
20 于桦;;浅谈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的方法及运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华;;供应室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A];河南省现代消毒供应中心(室)建设与管理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卢艳伶;;浅谈管腔PCD在供应室中的应用优势[A];中华护理学会第7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3 邵春梅;;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现状调查及防护对策[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龙伟文;;无菌物品包装标识的改进在供应室的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第六届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暨两岸四地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0年
5 王丽香;;供应室消毒灭菌前后的质量管理[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潘宗英;;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A];全国第三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郭春艳;;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A];河南省护理学会现代消毒供应中心(室)建设与管理高级研修班暨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8 曹桂兰;陶红妹;连文;;中心供应室医务人员职业风险与防护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第5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9 宋艳丽;江国玲;;供应室如何执行卫生部颁发的《消毒技术规范》[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向继兰;黄桂华;;供应室护士职业有害因素及防护[A];全国第三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玲;汕头市澄海区涂城乡常见风湿病流行病学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2 马磊;托吡酯引起泌汗障碍的流行病学分析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3 常青;北京地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和遗传背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4 吴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赵薇;SICU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监测及传播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星;新疆人类8型疱疹病毒的致病机制研究及在献血者中流行病学调查[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7 李河;长途货运汽车司机及路边店服务员有关性病、艾滋病的干预研究及其效果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8 刘庆武;郴州市城区12-14岁学生超重、肥胖和低体重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王斌;膳食脂肪酸摄入水平、体内脂肪酸组成谱及其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10 马菲;太原市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现患及转归流行病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巧红;我国火灾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郎卫红;蒙古族妇女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对比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3 汤艳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流行病学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4 吴凯;泰州地区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D];苏州大学;2007年
5 修晓燕;福建省出生缺陷特征与变化趋势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6 张啸宇;安徽省枞阳县农村居民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及对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7 李林涛;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现况及其危险因素和疾病负担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8 周秀银;学龄儿童空腹血糖水平及与其它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9 方益荣;HBV宫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10 龚震宇;浙江省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与流行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容;医务人员工作中感染的防护对策[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2 姚继霞;老年猝死的五大危险因素[N];广东科技报;2001年
3 暨南大学医学院 王声涌;旅行伤害的危险因素与预防[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0年
4 主任医师 肖祥云;减少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N];大众卫生报;2006年
5 冯立中;安徽调查筛选出7项主要危险因素[N];健康报;2008年
6 杨骏;全球1/3癌症死亡本可避免[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魏盟;让老人“心不老”[N];家庭医生报;2008年
8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游向东 主任医师;四大危险因素最伤“心血”[N];健康时报;2008年
9 刘明云 整理市疾控中心提供;健康知识每日5问[N];福州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刘虹;我们与患者并肩同行[N];医药经济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