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锥切术前术后护理41例
【摘要】:正 宫颈锥切术是在宫颈切除鳞柱交界移行带周围和其下的部分锥行组织,锥体底面为宫颈外口。因其是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法,在宫颈疾病中,被广泛应用。我科自2004年2月至2005年3月共行宫颈锥切术41例。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41例,年龄27-46岁,其中慢性宫颈炎3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6例。1.2手术方式门诊LEEP刀35例,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电切6例。术后碘伏纱布填塞压迫止血24小时。
|
|
|
|
1 |
王献花;金春亭;姬宏宇;张国徽;;CD_(44)v6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的表达及意义[J];山东医药;2007年07期 |
2 |
王中洁;曹智英;;宫颈环形电切治疗宫颈糜烂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100例[J];社区医学杂志;2007年09期 |
3 |
柳宇光;;leep刀治疗7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疗效观察[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年12期 |
4 |
王晓丽,李明众,尚菊战,宋天宝,王梅,王亚莉;P_(53)和bcl-2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2年02期 |
5 |
宋娟;许宁;胡秋艳;刘萍;;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护理[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6 |
刘明星;蒋亚玲;李冰;;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69例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年17期 |
7 |
邓志敏;金黎;陈晶儿;杨琳;郝艳华;吴双珍;;子宫颈环状电挖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2007年03期 |
8 |
王晨毅;张玉泉;黄晶晶;;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26例临床分析[J];交通医学;2009年03期 |
9 |
张忠英;;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环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诊治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16期 |
10 |
侯世敏;;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128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18期 |
11 |
谢红艳;吴文清;包小梅;彭丽华;黄丽葵;;子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10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11期 |
12 |
梁见弟;;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Ⅱ~Ⅲ级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年21期 |
13 |
胡淑霞;梅丽;;宫颈电环切除术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诊治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9期 |
14 |
王梅,莫立平,王冰,王晓丽,李明众;p16和Rb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15 |
徐平;蔡海宁;王丹霞;詹松;;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宫颈癌进展中的意义[J];西部医学;2009年12期 |
16 |
徐平;蔡海宁;王丹霞;詹松;;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年23期 |
17 |
陈桂莲;齐志红;宫玉凤;;利普刀治疗宫颈良性病变288例临床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
18 |
李淑艳,张英博,周丽摇;子宫颈病变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J];中国肿瘤;2003年02期 |
19 |
冯睿,王倩,邱新娇,周欣,李红英,谢卫芳,高玮,黄汉星;传统宫颈细胞学与液基薄层细胞/TBS检测方法用于宫颈病变早期筛查的比较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年11期 |
20 |
刘春;冉启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8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