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赵晨光  
【摘要】:正 Krashen和Terrell认为,成年人掌握外语通常是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语言习得”,另一种是“语言学习”。“语言习得”是指下意识地自然吸收语言,类似幼儿学母语,通过在自然场合练习使用所学语言,来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换句话说,习得者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形下学会这一语言的。然而,语言学习则是“有意识地学习语言规则”。这一过程是有意识地通过对各种句子结构和句型的机械操练,以及对语法规则的死记硬背而完成的。Krashen指出,语言学习只能起到运用语言规则进行“监查”的作用。这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康;;浅谈英语课堂上教师语言的有效性[J];教师;2011年24期
2 朱筱园;;加强自我观察课堂语言的能力[J];江苏教育;2011年16期
3 徐浩;;中、日、德、西英语学习者母语、二语视听工作记忆广度差异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4 史妍青;;第二语言口误现象初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0期
5 王红;;语言的艺术性研究——以教师课堂语言为例[J];飞天;2011年14期
6 王海艳;贾清艳;;大学英语第二课堂语言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报业;2011年06期
7 王敏;;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1年07期
8 庄严;;《一柱擎天》的诗情画意[J];诗词月刊;2011年08期
9 虞春芬;;如何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J];中学教育;2002年07期
10 顾臻臻;田巍;;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与课堂气氛[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11 巩湘红;王梦;;英语阅读理解过程的定性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2 彭永华;黄琳;;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调查分析[J];考试周刊;2011年46期
13 罗单丹;;论音乐课堂中“说”的艺术[J];音乐天地;2011年05期
14 巩湘红;;英语说明文篇章处理过程的实证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1年03期
15 马金珠;;词、情、美——浅谈如何让学生轻松地学习词汇[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19期
16 桂玲;;词块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4期
17 杨晓华;王晨光;张宇晨;;交互式听辨理论与听力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4期
18 王冬梅;;试论提高音乐欣赏课的吸引力[J];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9 任颖杰;;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探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20 马春燕;;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模因运用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晨光;;二语与课堂语言习得[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闫丽华;;从儿童母语习得看二语学习中的错误[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陈利红;;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探析[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郑沙盟;;对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发展困惑与设想(三言二语)[A];中医耳鼻喉学术传承与研究论文汇编[C];2009年
5 郑沙盟;;对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发展困惑与设想(三言二语)[A];第15届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术研讨和继续教育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王立非;;我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语料库语言学视角[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丹丹;郭锡华;朱瑶;;SLA理论指导下的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设计[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游晓晔;;构建一个生态性的EFL写作理论——从中国英语写作教学史谈起[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康;;从复合空间理论看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徐云峰;;三言两语话姑蔑[A];姑蔑历史文化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凤阁;L2MSS理论视角下的中国英语二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顾伟勤;语言输入、交互和二语学习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常欣;中国大学生英语句子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映戎;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冰;体裁理论和主位发展理论下语篇连贯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郑超;IP外名词性结构及其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初始重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8 吴晓真;英语为源语言词典编纂中的用户友善问题[D];复旦大学;2004年
9 张北镇;中国英语学习者派生词加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虞文婷;交替传译中自我监控机制与自我修正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素萍;一语(汉语)或二语(英语)笔记对一语口译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邢伟华;二语课堂中的班级活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赵明瑜;特级教师课堂语言风格的案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寻亮;汉英二语教材文化主体性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姜慧蓉;英语作为二语对英语作为外语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武思敏;二语在三语习得中的迁移[D];吉林大学;2004年
7 夏易敏;第二语言心理词汇表征[D];吉林大学;2004年
8 邓庆周;个性因素与二语成绩相关性跨地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雨;话题熟悉度和二语阅读水平对二语词义推测和保持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郭英娜;英汉口译笔记所用语言效果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樟树市张家山红湖小学 黄水萍;妙用课堂语言[N];宜春日报;2010年
2 河南省内黄县田氏镇第一初中 陈瑞红;不能忽略课堂语言[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启东市惠和初级中学 张建娥;课堂语言的魅力[N];江苏教育报;2009年
4 王艾宇;孔子流行二语辩[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昆一中 张吟佳;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N];云南经济日报;2001年
6 王建敏;政治课堂语言怎样才能生动形象[N];黔西南日报;2009年
7 江苏省江阴市要塞实验小学 包士娟;运用恰当比喻 丰富课堂语言[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8 仓海英;浅谈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N];平顶山日报;2009年
9 韦照斌;位卑未敢忘忧国[N];北海日报;2008年
10 宋湘辉;浅谈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N];中国改革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