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哲学视角中的隐喻——从修辞隐喻到认知隐喻

于云玲  杨一博  
【摘要】:正一、哲学的隐喻研究过程隐喻传统上是在修辞范围内研究的,早在公元前300年,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修辞学》里将隐喻归于修辞学的范畴。亚里士多德给隐喻定义为:将属于一类事物的名称用来指另一类事物。自此以后,中外哲学家及语言学家试图对隐喻现象作出种种合理的解释。所涉及的哲学家包括西塞罗、昆提良、毕德、阿尔伯利克、阿圭那、霍布斯、洛克、柏克莱、黑格尔、密尔、卢梭、康德、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冉晓芹;;保罗·德曼的隐喻之喻[J];新闻爱好者;2011年01期
2 王洪刚;关于隐喻理论的误读与批判——也论“隐喻是天才的标志”[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朱全国;;诗学视野中的明喻与隐喻[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4 金晏旻;姚艳丹;;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9年36期
5 荆艳君;;析亚里士多德的隐喻观[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年04期
6 延俊荣,戴建东;论隐喻建构的基础[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王金凤;;诠释学视域中的隐喻[J];求索;2009年04期
8 王霜梅;;隐喻研究发展轨迹探微[J];文教资料;2010年22期
9 梁改萍;;论隐喻在英语经济类报刊文章中的应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肖群;;中国奥运文化的隐喻象似性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11 刘芳;;隐喻研究观点综述[J];考试周刊;2010年02期
12 睢琳琳;;浅谈隐喻[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10期
13 朱元;;试论英语词汇中的概念隐喻[J];中州学刊;2010年05期
14 丛丽;;隐喻的文化认知功能与外语教学[J];理论界;2006年02期
15 王丽虹;;浅析亚里士多德和陈骙的隐喻观[J];语文学刊;2007年07期
16 罗雨;;隐喻理解的哲学阐释——基于Davidson与Searle为代表的后期语言分析哲学[J];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7 徐畔;;诗学视野中的隐喻认知立体透视[J];外语学刊;2011年04期
18 董保华;蒋又兰;;认知隐喻研究的盲点[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19 谢刚;王小娜;;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对隐喻的阐释——另类视角[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20 王静;王雪玲;;认知视角下的隐喻研究[J];林区教学;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云玲;杨一博;;哲学视角中的隐喻——从修辞隐喻到认知隐喻[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2 姜文闵;;托马斯·阿奎那教育理论辩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徐长福;;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概念和马克思的实践概念[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仲辉;陈春文;;时间[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思敏;;“什么是X?"与“X是什么?”——两种句式的本质差别[A];2005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5年
6 陈声柏;;先秦名学思想的思维特征——与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的比较[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7 邓晓芒;;西方形而上学的命运——对海德格尔的亚里士多德批评的批评[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佘碧平;;论现代性[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9 汪子嵩;;我认识的周礼全[A];逻辑、语言与思维——周礼全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C];2001年
10 王南;;实践、艺术与自由——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再理解[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振羽;亚里士多德《诗学》的形而上学解读[D];吉林大学;2013年
2 贝尔库;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和政治关系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周迈;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存在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李志雄;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叙事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姜红;荀况与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之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松鹤;隐喻的多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刘扬锦;汉语词汇隐喻的认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徐慈华;选择与适应[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涛;朝向善:对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中目的论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安军;科学隐喻的元理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静;诗歌隐喻的功能性解读及其认知理据[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金明艳;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佳;亚里士多德羞耻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壮志;公民社会与权力制约[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吕振;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观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丽;亚里士多德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王铮;亚里士多德廉政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朴雨龙;亚里士多德艺术理论探析[D];延边大学;2007年
9 张文婷;论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D];西北大学;2009年
10 陈赫;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磊;亚里士多德的优良政体思想[N];学习时报;2005年
2 王露璐;幸福是什么[N];光明日报;2007年
3 ;上帝·凯撒·亚里士多德[N];中国经营报;2002年
4 张轶男;诗与思之辩[N];光明日报;2006年
5 张康桥;理智生活的尊严[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徐志跃;何谓自然,什么才是正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7 吴燕;月亮之城,文人的或天文的[N];中华读书报;2005年
8 孙小礼;实验·归纳·培根[N];学习时报;2006年
9 罗伯特·巴罗;穷国具有更快的增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10 徐爱国;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N];法制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