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BCAR1/p130Cas蛋白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关系

路洪超  宋连柱  王荣茂  陈萌  耿翠芝  
【摘要】:目的:探讨BCAR1/p130Cas蛋白在乳腺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并且分析BCAR1/p130Cas蛋白的表达与雌孕激素受体状况、临床病理生物学特征、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而分析人类乳腺癌组织中BCAR1/p130Cas蛋白的表达水平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关系,讨论BCAR1基因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中作用途径和机制,为临床提供一个新的、确定ER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疗效的客观、且有价值的指标,从而精确三苯氧胺辅助治疗。方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随机选择2006年5月至2006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乳腺癌组织30例,以及乳腺良性疾病25例,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其BCAR1/p130Cas蛋白表达和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状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部分选择2000年1月~2001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科住院治疗,ER阳性且经过规范化内分泌治疗和随访5年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67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BCAR1/p130Cas蛋白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BCAR1/p130Cas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生物学特征,包括月经状况、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状况以及预后的关系。上述资料均应用SPSS12.0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BCAR1/p130Cas蛋白在乳腺良性组织和恶性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χ~2=5.612,P=0.018)。2.BCAR1/p130Cas蛋白表达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428 P=0.035)。3.BCAR1/p130Cas蛋白表达与ER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乳腺癌组织中BCAR1/p130Cas蛋白表达与高组织学分级(r=0.270,P=0.027)、C-erbB-2蛋白高表达(r=0.492,P=0.000)以及绝经状况(χ~2=13.77,P=0.003)呈现正相关;与肿瘤大小(P=0.548)、病理类型(P=0.177)、淋巴结状况(P=0.720)、TNM分期(P=0.524)无统计学差异(P0.05)。4.BCAR1/p130Cas蛋白表达与ER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在发生局部复发或远位转移的29例患者中,25例呈现BCAR1/p130Cas蛋白高表达,占86.2%,无复发转移的38人中,BCAR1/p130Cas蛋白高表达仅为21.1%,两组差异显著(χ~2=27.935,P=0.000);5.BCAR1/p130Cas蛋白的表达水平和患者对三苯氧胺治疗耐药之间的差异呈显著相关(P=0.000)。结论:1.BCAR1/p130Cas蛋白在乳腺恶性肿瘤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2.ER阳性和ER阴性乳腺癌之间BCAR1/p130Cas蛋白的表达有显著差异,E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BCAR1/p130Cas蛋白的免疫组化表达明显增强,E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不表达。3.E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BCAR1/p130Cas蛋白的表达水平和肿瘤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且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BCAR1/p130Cas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CAR1/p130Cas蛋白的表达水平和C-erbB-2呈正相关,且C-erbB-2表达水平越高、BCAR1/p130Cas蛋白表达越强。考虑:BCAR1/p130Cas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侵袭性显著相关,所以BCAR1/p130Cas蛋白的表达水平越高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复发转移的风险越大。BCAR1/p130Cas蛋白的表达水平和患者月经状态之间呈显著相关,绝经后妇女三苯氧胺耐受风险增大。BCAR1/p130Cas蛋白的表达水平和腋淋巴结转移状况、肿瘤大小、病理类型、TNM分期无关。4.BCAR1/p130Cas蛋白高表达预示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且对三苯氧胺耐药。因此,BCAR1/p130Cas蛋白表达水平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和选择三苯氧胺治疗的客观标志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迎春;李勇;朱永云;罗传瑜;;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ER、PR及PC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1年08期
2 吴光锋;司成;范瑞;王博;;ER、PR、HGR2、EGFR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3期
3 金雷;王登山;曹磊;董伟;;化生型胸腺瘤临床病理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4 张伟;周永梅;陈明城;王蔚;;快速石蜡切片法在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1年04期
5 姚伶俐;丁敏;翁海燕;王珏;黄亮亮;王晓秋;王志华;;分泌型脑膜瘤2例并文献复习[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6 李素艳;林瑶光;蒋建坤;刘莹;蒋敦科;李萍;;胃癌前病变微血管密度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微创医学;2011年04期
7 崔岩;刘爱珍;宗佩君;;6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1年07期
8 蔡尚霞;侯军;曹晓;;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CT与P16对比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24期
9 叶国庆;郑敏;;VEGF在乳腺癌、癌旁组织中表达及意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年06期
10 王桂梅;王彩霞;聂美楠;吕淑慧;王晓;;乳腺颗粒细胞瘤1例[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年03期
11 刘晓兰;王新华;黄守芬;丁剑冰;马秀敏;;促凋亡基因PDCD5在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农垦医学;2011年02期
12 王建军;张晓鸣;张军;翟学锋;尚元元;;胃泌素释放肽受体在鳞状细胞癌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年05期
13 王文军;温江涛;;DNMT1在食管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年07期
14 陶连元;何小东;刘卫;徐青;高飞;张锋良;;胆管癌中14-3-3蛋白各亚型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1年04期
15 匡玉珍;肖新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与皮肤鳞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1年04期
16 黄鹏;刘希光;宋浩;宋婷婷;王海超;;非小细胞肺癌EGFR表达与~(18)F-FDG-PET SUVmax值的相关性研究(英文)[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08期
17 葛怀娥;臧春霞;白希永;崔海滨;耿翠芝;;C-erbB-2和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在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2011年12期
18 蔡兆根;王萍;谢群;冯振中;吴礼高;;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19 梁立源;曹杰;王强;杨平;肖焕擎;刘振邦;;Krupple样因子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0年01期
20 郑威楠;汪霞;韩虎;李妍;蒋旭鹏;张东辉;潘泽民;;C/EBPβ蛋白质在新疆汉族子宫颈鳞癌病理分级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1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卡特;陈霖;万丽;;淋巴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的体会[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熊斌;袁宏银;冯茂辉;胡名柏;魏正专;张峰;;大肠癌TGFβ1和TGFβRⅡ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戴辉;窦科峰;李开宗;陈勇;侯小娟;仇凯;陈志南;易军;;原发性肝癌组织中β-G基因的表达及意义[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黄洪章;陶谦;陈伟良;潘朝斌;;细胞粘附在成釉细胞瘤局部侵龚中的作用[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宗阳如;;前列腺泡沫状腺癌的临床病理观察[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白淑平;王晓红;郭莉;赵玲;孙振友;李乐静;王艳;;Survivin和P7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李学志;王吉涛;刘影;岳宇;邢铁飞;许克武;刘晓宁;;AMACR/HMCK/p63免疫组化双染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郭双平;李青;李擒龙;王文亮;;罕见的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病例报道及其临床病理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孔令非;刘政国;赵跃武;;nm23-H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A];中国民康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集(1988-2008)[C];2008年
10 林树根;王寿昆;林旋;李志纲;黄玉章;;尼罗罗非鱼肥大细胞中类胰蛋白酶免疫组化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鼻咽癌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和热休克蛋白90β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胡华子;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和溺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刘海荣;ER、PR、C-erB-2与肺腺癌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郑怡;新型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36在乳腺癌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李坚;西达本胺单药及联合紫杉醇和卡铂对特定人乳腺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以及对ERα阴性乳腺癌细胞株ER表达的影响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6 杜杉;Er~(3+):YAG晶体中上转换机制对激发波长敏感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章静;ER-α36和SOX4在ER阴性乳腺癌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吕正华;uPA及uPAR在下咽癌中的表达及喉气管瓣在晚期下咽癌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孟潘庆;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肿瘤分子表型及ANN-BP模型诊断[D];浙江大学;2006年
10 王虎;周围神经束快速鉴别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智勇;P7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ER、PR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5年
2 徐海沧;MMP-26在正常、增生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ERα、ERβ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张璐;ER、PR、CA21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和甲状腺癌细胞系的建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4 张志萍;粘蛋白MUC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ER、PR蛋白表达的相关性[D];郑州大学;2010年
5 张勤;复宫止血胶囊对早孕药物流产大鼠血清雌激素、雌激素受体ER的影响[D];陕西中医学院;2010年
6 刘雪婧;IGF-I、ER及PR在绝经后子宫肌瘤中的表达[D];暨南大学;2010年
7 梁海红;β-连环蛋白、P120~(ctn)、Survivin及ERβ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8 史佳杰;取材部位和方法对乳腺癌组织中ER、PR及CerbB-2检测结果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9 于凌云;ER、PR在男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汪思;Er~(3+):CaF_2纳米粉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 张清媛 整理 衣晓峰 孙理;化疗副作用规避新手段[N];健康报;2010年
2 记者 吴鹤年;看准了就要下决心干[N];科技日报;2000年
3 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 周全 杜江;病理学:我让病变无处遁形[N];健康报;2009年
4 记者 周龙;2008年度市级科技进步奖揭晓[N];白银日报;2008年
5 张献怀;体外培养汗腺细胞有发汗功能[N];健康报;2009年
6 衣晓峰 孙理 记者 李丽云;低剂量持续用药方式开辟乳腺癌治疗新路[N];科技日报;2009年
7 记者 陈青;气管镜添“慧眼” 准确率98.73%[N];文汇报;2010年
8 记者 王丽 李惊亚;引第三方医疗检测[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白京丽;我国启动大规模HER2乳腺癌检测质控认证项目[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记者 徐明徽;华神集团澄清抗癌新药传闻[N];上海证券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