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K细胞对子宫内膜癌多药耐药细胞株B-MD-C1(ADR+/+)体外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CIK细胞体外扩增特性、免疫表型变化及其对多药耐药肿瘤细胞株抗肿瘤作用。方法取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经IFN-r、IL-2、抗CD3单抗和IL-1α体外培养14 d诱导成CIK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和细胞计数法观察CIK细胞的生长状态和增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IK细胞形态和免疫荧光亮度变化;用MTT法检测CIK细胞与不同种类、不同浓度化疗药物比较,对子宫内膜癌多药耐药细胞株B-MD-C1(ADR+/+)和子宫内膜癌敏感细胞株B-MD-C1(wt)的体外杀伤作用。结果PBMC在体外培养诱导第7天后,CIK细胞增长迅速,第14-21天时生长速度达高峰,CIK增殖倍数最高达70多倍,细胞总数达10~9以上。在培养过程中CD3~+、CD8~+、CD3~+CD56~+细胞的表达率均大幅度增加,培养至第21天时最高分别可达91.9%、83.4%、80.2%,与培养第一天相比,CD3~+CD56~+双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增加到34.9倍。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也可以观察到表达CD3~+CD56~+双阳性细胞(橘黄色荧光)较培养前明显增多。检测B-MD-C1(ADR+/+)和B-MD-C1(wt)对顺铂、阿霉素等25种化疗药物的敏感试验,化疗药物对B-MD-C1(wt)的抑制率明显高于B-MD-C1(ADR+/+)(p0.05);与B-MD-C1(wt)相比,CIK细胞对B-MD-C1(ADR+/+)同样具有较高的杀伤作用(p0.05),在效靶比为40:1培养48小时时杀伤效率较高。结论:与化疗药物相比,CIK细胞对子宫内膜癌多药耐药细胞株B-MD-C1(ADR+/+)与敏感细胞株B-MD-C1(wt)具有更高效的杀伤作用,为CIK细胞应用于临床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