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华文陆丹吴军陈志莲熊志军陈坚峰胡楚元  
【摘要】:乙草胺(Acetochlor),IUPAC标准命名法为2-甲基-6-乙基-N-乙氧基甲基-a-氯化乙酰替苯胺, 1971年由美国Monsanto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种优秀的选择性芽前酰胺类除草剂。现在国内的生产能力已达8万吨/年,为国内农资市场上最大吨位的除草剂产品。有研究表明,乙草胺为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经皮接触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皮炎。皮肤吸收为乙草胺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之一,经皮吸收比较缓慢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更容易发生中毒事故,本研究通过急性经皮和亚急性经皮毒性试验分析乙草胺的经皮毒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林丽白,陈家,陈小微,何玲,陈永忠,易菲;新型除草剂乙草胺原油的急性毒性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1995年03期
2 马占胜;韩敏;;乙草胺致多发性神经病1例[J];新医学;2008年05期
3 杨光红;李军;张爱华;于春;杨鋆;喻仙;姚慧;杨远菊;;95%乙草胺原药的急性毒性研究[J];贵州医药;2010年07期
4 蒋立昶,潘炳文,李光胜,毛文岳;乙草胺防除半夏芽前杂草试验[J];中药材;1995年12期
5 宋春华,甘卉芳;巯基乙酸的经皮毒性及诱变性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0年03期
6 付盈菊;;乙草胺中毒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17期
7 李华文;陆丹;吴军;陈志莲;熊志军;陈坚峰;胡楚元;;乙草胺经皮毒性的研究[J];毒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8 姚宝玉,王捷,于峰,王薏,张静,吴宝田;乙草胺致癌病理学试验的评价[J];卫生毒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9 刘利;MEBO治疗乙草胺、2,4D丁脂接触性皮炎疗效分析[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4年04期
10 谈立峰;王守林;吉俊敏;孙雪照;李燕南;王茜丽;陈龙生;;职业性接触乙草胺农药对工人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09期
11 张彬彬;傅荣恕;;乙草胺对生物的急性毒理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2 梅平;惠小敏;王雄;;乙草胺人工抗原的合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J];农药学学报;2008年01期
13 翟增运;王家保;;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菜用大豆中阿特拉津和乙草胺[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14 王志勇;许晓曦;李莹;卓志国;滕国新;;乙草胺对昆明小鼠肝脏病理性变化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15 龚梓初;乙二醇-甲醚和二丙二醇-甲醚对大鼠的经皮毒性[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0年04期
16 袁树华,路丽,左派欣;不同种衣剂的急性毒性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2年07期
17 陈文乐;;十种工业溶剂的豚鼠经皮毒性比较[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1年01期
18 甘卉芳,吴坤,宋春华,李百祥;维生素B_(12)对巯基乙酸经皮毒性的拮抗效应[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5年01期
19 谢晓萍,熊习昆,郑穗生,李庆;防腐剂卡松的亚慢性毒性研究[J];广西预防医学;2004年05期
20 杨光红;李军;张爱华;张雄飞;姚慧;杨远菊;;运用TK基因突变试验及小鼠微核试验测定95%乙草胺原药的遗传毒性[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文;陆丹;吴军;陈志莲;熊志军;陈坚峰;胡楚元;;乙草胺经皮毒性研究[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年会21分会场论文汇编[C];2008年
2 于建垒;宋国春;窦传峰;赵德友;李美;;乙草胺、苯磺隆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A];全国安全用药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高增贵;陈捷;薛春生;刘忠江;庄敬华;;玉米纹枯病菌及其拮抗绿粘帚霉菌对乙草胺和阿特拉津的反应[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涂文清;徐超;刘维屏;;乙草胺对于斑马鱼胚胎在发育和免疫毒性方面的对映体选择性[A];第四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暨2011绿色手性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陈秋兰;陈猛;;中肋骨条藻对乙草胺的降解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6 王正权;高志新;朱秀凤;徐志达;;乙草胺在东北稻区的应用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唐正辉;程春河;;嗪草酮和乙草胺混剂的分析方法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祝建华;李东芹;刘继波;;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甲草胺和乙草胺[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罗海峰;齐鸿雁;张洪勋;;乙草胺对农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10 王继芬;李瑛;李文君;张继宗;徐建中;;GC/ECD分析生物组织中的乙草胺[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红;乙草胺、尿素过量使用对黑土农田的生态毒理效应及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4年
2 晁雷;污染土壤修复基准建立的方法体系、案例研究与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7年
3 谭伟;乙羧氟草醚和乙草胺对葡萄的危害原因探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4 刘嫦娥;四种除草剂对蚯蚓生理生态的影响及其降解特征[D];云南大学;2012年
5 尹晓辉;几种农药对中华蟾蜍的生态毒理效应及分子毒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6 郭观林;东北黑土重金属污染发生机理及健康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6年
7 郑雅楠;大豆胞囊线虫环境适应性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8 柏连阳;芽前水田除草剂混用对水稻安全性的联合作用与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0年
9 刘惠君;酰胺类除草剂的生物化学行为以及手性选择性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吴华;辣根素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海;乙草胺在烟区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及其微生物降解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2 盛莉莎;乙草胺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消解规律及环境毒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3 徐利;乙草胺在水中光化学降解机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
4 谢湘波;50%乙草胺水乳剂在花生、油菜田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倪盈盈;乙草胺降解株Y3B-1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胡华梁;除草剂乙草胺的新工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7 李闯;戊·氧·乙草胺在大蒜上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测定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8 张明波;乙草胺药害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与产量相关关系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9 刘承兰;水田除草剂乙草胺的植物性安全剂材料筛选及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2年
10 张倩茹;乙草胺—Cu~(2+)复合污染条件下黑土农田生态系统微生物过程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水清;水稻秧田不能使用乙草胺[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2 于丹 水清;稻田过量施用乙草胺会造成药害[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3 叶明;棉花慎用乙草胺[N];湖北科技报;2004年
4 邓州市植保植检站 王浩然 提供;乙草胺对绿豆的影响及预防[N];河南科技报;2006年
5 邓州市植保植检站 王浩然 提供;乙草胺对甜菜的影响及预防[N];河南科技报;2006年
6 马占胜;乙草胺致多发性神经病病例体会[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7 马利;巧用乙草胺 农田无草只等闲[N];农民日报;2002年
8 水清;直播稻田施用乙草胺为什么没发生药害[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9 曹涤环;切莫忽视棉花农药药害[N];新疆科技报(汉);2006年
10 水清;麦田可以混用乙草胺和异丙隆除草[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