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高锰酸盐指数
【摘要】:本文介绍了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的新方法——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说明了该方法的原理、仪器、试剂、实验步骤和方法性能指标。重复7次空白实验,测定检出限为0.18 mg/L;0~5.20mg/L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通过分析两环境标准样品,昕得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对实际水样的回收率做了试验,昕得结果在92.3%~103%之间;用该方法测得实际水样的结果与国标传统方法(GB/T 11892-89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酸性法)的结果进行F检验和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无显著性差异。和传统方法相比,本方法高效、快速、试剂消耗量少,自动化程度高、环境友好,在大批量环境样品的分析中有显著优势。
|
|
|
|
1 |
洪陵成,程书萍;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流动注射分析方法[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1年01期 |
2 |
牟学军,王福军,肖瑶;松花江佳木斯江段地面水中高锰酸盐指数与悬浮物的相关性探讨[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1年02期 |
3 |
胡丽丽;;酸性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影响因素的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08年04期 |
4 |
施燕;陆少鸣;;生物活性炭滤池在给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8期 |
5 |
顾平;万金保;;鄱阳湖水文特征及其对水质的影响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03期 |
6 |
王晓利;原霞;赵明;;高锰酸盐指数影响因素研究[J];舰船防化;2011年02期 |
7 |
何平;吸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J];环境保护;1994年08期 |
8 |
李中红;浅谈水质COD_(Cr)、COD_(Mn)和BOD_5三者之间的关系[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年04期 |
9 |
张媛华;高锰酸盐指数测定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J];云南环境科学;2004年S1期 |
10 |
赵辉,张建夫,谢东坡,李艳霞,李玉琴,贾海龙,王余标;贾鲁河水质的变化规律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
11 |
高晗;赵志伟;;给水处理系统臭氧预处理对有机物去除效能的中试试验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
12 |
余晓鹏;张付宝;;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影响因素研究[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8年03期 |
13 |
刘淑贤;张西明;;酸性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经验交流[J];天津科技;2009年02期 |
14 |
翟影;;松花江吉林省段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31期 |
15 |
吴春艳;;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
16 |
王秀芹;张玲;王娟娟;王德兴;;高锰酸盐指数与化学需氧量(重铬酸盐法)国标测定方法的比较[J];现代渔业信息;2011年07期 |
17 |
贾利,金立新,万一;淮河流域污废水中COD_(Cr)与COD_(Mn)相关性研究[J];水资源保护;1998年04期 |
18 |
张胜华,郭一飞,朱新锋;固定化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白龟山水厂出水的净化效能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年08期 |
19 |
李振声;杨懂艳;;关于对“碱性高锰酸钾指数标准分析方法的错误”的讨论[J];中国环境监测;2007年02期 |
20 |
王锦旗;王国祥;;溢流堰影响下溶解氧与氨氮及COD_(Mn)的关系[J];人民黄河;2007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