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关于我国实行碳排放权交易的建议

白文娟  周晨光  姚立英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气体的减排问题越来越被全世界所关注,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经济手段,碳排放权交易在国际市场迅速发展。我国已具备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通过建立排放权交易场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实施政府监管,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方可实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粟德琼;;碳排放权及其交易会计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2011年22期
2 张小玲;;公建节能引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可行性探讨[J];建设科技;2011年12期
3 黄亚宇;;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法律问题探讨[J];改革与战略;2011年07期
4 王钰;;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核算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11年08期
5 夏琴华;张敏静;;低碳经济时代为碳交易定位——基于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方式的研究[J];商业会计;2011年21期
6 李泉宝;;基于欧盟ETS借鉴的中国碳排放权分配机制探索[J];海峡科学;2011年06期
7 黄亚宇;;刍议低碳经济下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规制[J];商业时代;2011年19期
8 侯瑜;;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8期
9 张云;杨来科;;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决定与最优出口规模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7期
10 邱颢;;“低碳经济”控制中的会计报告制度与碳税制度建立问题[J];财政监督;2011年14期
11 肖天乐;;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法律分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2 邹亚生;孙佳;;论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7期
13 吴静;;关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构想[J];生态经济;2011年08期
14 张彩平;;碳排放权初始会计确认问题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刘世锦;周宏春;;建立碳市场的国外经验与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07期
16 崔长彬;王海南;唐浩;;论“中国制造”低碳经济之路——碳排放权与碳汇林权价格形成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年06期
17 董岩;;美国碳交易价格规制的进展及其启示[J];价格月刊;2011年07期
18 张传国;陈晓庆;;国外碳金融研究的新进展[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19 李星朗;陈跃辉;;基于碳交易的碳捕集电厂不同策略研究[J];湖南电力;2011年04期
20 王海东;张超;冉曦;;基于排污模型分析房地产企业碳交易的实现[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文娟;周晨光;姚立英;;关于我国实行碳排放权交易的建议[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尹晓娜;王波;李冬;陈晓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源强计算方法探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3 胡敏;;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研究[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美国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8%[A];2009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陈垂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效利用能源[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6 闵庆文;;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态工程途径[A];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全国首届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盛洪;;用市场化节能减排[A];低碳经济与能源市场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张锁江;周清;吕兴梅;何宏艳;;二氧化碳的捕集分离与减排技术[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二氧化碳减排和绿色化利用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吴世亮;;我国应尽快介入国际碳交易并积极发展碳金融市场[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何海;李爱军;;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的比较[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婧;基于强度减排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宫笠俐;冷战后日本环境外交决策机制之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郭杰;中国碳减排政策分析与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王艳芬;人类活动干扰下草原温室气体地-气交换特征及碳平衡研究[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年
5 杨国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波动及减碳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纪录;消费视角下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马忠海;中国几种主要能源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比较评价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2年
8 王群伟;全要素视角下的能源利用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测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郝庆菊;三江平原沼泽土地利用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10 刘兰翠;我国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政策建模与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飞;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陈怀连;中美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荆哲峰;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路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谭婷莉;推进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志磊;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6 郑萍;推进安徽省碳排放权交易发展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张建;我国运输行业碳排放权交易流程与定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晓艳;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刘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构建和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杨晓庆;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锦辉;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合法性急需解决[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2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杜放;探索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N];深圳特区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焱;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规则有待完善[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李梅影;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或广东先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周宇;中国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条件尚不成熟[N];证券时报;2010年
6 特约撰稿 李桂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平台之争初启[N];中国经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刘莉;热议组建“气候交易所”成都再鸣低碳“集结号”[N];四川日报;2010年
8 王颖;印度碳交易市场建设的三点启示[N];中国证券报;2009年
9 杨晓红;澳大利亚公布最新减排目标煤企燃煤电企将获政府补贴[N];中国煤炭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石琨;“碳足迹”计算该信谁[N];文汇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