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王丽娇钟玉鸣贾晓珊  
【摘要】:研究了葡萄糖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利用硝酸盐作电子受体的反应特性。结果表明:无机碳源条件下不能被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利用的硝酸盐,可以在葡萄糖存在的有机条件下被利用;在葡萄糖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微生物能利用硝酸盐作电子受体发生典型的硝酸盐型反硝化反应,在反硝化过程中由硝酸盐产生并累积中间产物亚硝酸盐;葡萄糖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微生物不但具有硝酸盐还原的代谢途径,同时还保留着厌氧氨氧化途径,两种途径相辅相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洪伟;彭永臻;王淑莹;杨庆;侯红勋;;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技术的演变、机理及研究进展[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8年01期
2 李祥;黄勇;袁怡;;高氨氮、硫酸盐废水的生物脱氮除硫研究新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10期
3 张代钧,卢培利,李小鹏,祖波;氨氧化菌混培物在微量NO_2气氛下的氨代谢特性[J];中国环境科学;2005年03期
4 张树德;曹国凭;;厌氧氨氧化脱氮新技术及特点[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杨志泉;周少奇;;废水中的脱氮除硫研究(英文)[J];生态科学;2008年05期
6 侯国安;张新平;祖健;;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工艺研究[J];河北化工;2009年05期
7 韦启信;操家顺;徐明;周文理;;影响反硝化除磷与厌氧氨氧化耦合的因素[J];水资源保护;2009年03期
8 李昂;张雁秋;李燕;;厌氧氨氧化及其在低碳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9 李玉洁;苏仕军;;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技术浅析[J];四川化工;2011年02期
10 高剑平;;废水生物脱氮新技术研究进展[J];广西轻工业;2010年07期
11 王玫;刘艳;邓芳;吴自润;;厌氧氨氧化菌的驯化培养[J];江西化工;2010年04期
12 袁怡,黄勇,龙腾锐;厌氧氨氧化过程的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3年02期
13 张树德;曹国凭;张杰;熊必永;;废水生物脱氮新技术及问题[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4 姚厚霞;;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J];贵州化工;2007年03期
15 温小鹏;施昌平;谢雄文;;基于厌氧氨氧化和中温亚硝化的可持续生物脱氮工艺[J];环境科技;2009年01期
16 安斐;;新型脱氮菌的筛选及其特性与处理效果[J];四川建材;2009年02期
17 赖杨岚;周少奇;;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的协同作用特性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13期
18 张少辉;李聪;;有机碳源条件下的厌氧氨氧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9 徐昕荣;贾晓珊;陈杰娥;;一种未见报道过的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鉴定及其活性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20 张萍;张代钧;祖波;卢培利;白玉华;;几种生物脱氮新工艺的比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娇;钟玉鸣;贾晓珊;;葡萄糖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微生物利用硝酸盐作电子受体的反应特性[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2 沈李东;杜萍;曾江宁;徐向阳;郑平;胡宝兰;;化工污染物对椒江口潮间带沉积物厌氧氨氧化菌生态分布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3 姜昕;马鸣超;李俊;钟佐燊;;污水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子生态学分析[A];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科技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路青;张振贤;付秋爽;徐伟涛;党酉胜;;厌氧氨氧化工艺研究进展[A];上海(第二届)水业热点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林琳;曹宏斌;李玉平;;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研究进展[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6 赵宗升;朱霞;李小月;;与厌氧氨氧化相匹配的部分亚硝化工艺控制条件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7 陈景荣;欧植泽;王雪松;张宝文;;竹红菌甲素与电子受体化合物的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牛俊峰;李惠;李武;曾翎;杨志祥;路胜利;;聚(苯撑乙炔-电子受体)共聚物光伏性能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4)[C];2007年
9 迟光宇;陈欣;史奕;郑太辉;;土壤Fe(Ⅲ)异化还原的环境效益[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玉平;李海波;林琳;曹宏斌;刘晨明;张懿;;O1-A-O2(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全程硝化)生物脱氮新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蕾;厌氧氨氧化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朱刚利;厌氧氨氧化混培物包埋固定化特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汪涛;厌氧氨氧化工艺快速启动及菌群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徐峥勇;基于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的脱氮耦合工艺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王俊安;厌氧好氧除磷厌氧氨氧化脱氮城市污水再生全流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6 唐崇俭;厌氧氨氧化工艺特性与控制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顾平;猪场废水厌氧氨氧化反硝化甲烷化复合工艺特征分析及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陈重军;甲鱼养殖废水厌氧氨氧化处理及其微生物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徐光景;基于化学法控制的亚硝化与厌氧氨氧化的耦合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刘杰;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一级厌氧出水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杨岚;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的启动特性与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滨;污水处理过程中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强;压氧氨氧化脱氮技术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4 谢凯;厌氧氨氧化与短程反硝化除磷的耦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勇;厌氧氨氧化无纺滤布生物膜反应器的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6 许芳涤;黄海北部沉积物厌氧氨氧化细菌多样性及富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李聪;混合营养型厌氧氨氧化的基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孙秀会;胶州湾养殖区沉积物厌氧氨氧化细菌的空间分布、多样性和丰度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李祥;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器快速启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10 郑宇慧;温度对厌氧氨氧化的影响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翁国娟;脱氮新技术助含氨废水处理[N];中国化工报;2010年
2 郝晓地;可持续废水处理法挑战传统技术[N];中国环境报;2002年
3 郑兴灿 张悦;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主要类型(一)[N];中国建设报;2002年
4 宗林;芯片上的图书馆已不是梦想[N];中国化工报;2004年
5 ;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N];中国化工报;2002年
6 景明;新区百余小村庄建起“净水站”[N];无锡日报;2009年
7 善成;无锡新区107个村庄建起污水处理站[N];农民日报;2009年
8 记者 呼跃军;味精行业环保达标树立典范[N];中国化工报;2011年
9 彬彬;细菌:没你想象的那么“坏”[N];科技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